1、 三角波信号发生器三角波信号发生器 电路结构如图所示。由运放 UB,UC,电阻 R1,R2,R3,R4,发光二极管 D1,D2, 电容 C 构成,其中 UB构成比较器,UC,R4,电容 C 构成积分器,R1,R2 构成比较电压 产生电路,发光二极管 D1,D2 构成电压稳定电路。 在最初时刻 t0,设 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则 由于 D2 导通(D1 截 止) ,所以 Ub=+UD(发 光二极管导通电压) , 而最初时刻,电容器上 无电荷,Uc=0,所以 Uo=0, 可见此时 Ud(比 较器+端电压)为一个 正电压 (维持比较器输 出高电平) 。由于 R4 上有从左至右电流, 所 以电容 C 从左
2、至右充 电,电容器电压增大, 输出电压从 0 开始降 低为负电压,Ud 也就随着 Uo 的降低而从正电压开始降低,到 t1 时刻,电容器电压升高到 Um,输出电压降低到-Um 时,Ud 降低到 0,比较器输出状态翻转,输出低电平(注意到比 较器比较电压值为 0V) ,Ub 也就立即从+ UD 降到-UD,Ud 突然从 0 降到一个负电压,R4 上产生一个从右至左的电流,电容器放电,电容电压降低,输出电压升高,Ud 电压也跟着 升高,到 t2 时刻,电容器电荷放完,电容电压降到 0,输出电压升高到 0,注意到此时 Ud 还是负电压(因为一端为 0,一端为负值,因此中间值必为负值) ,所以 R4
3、上从右至左的电 流继续存在,电容器从右至左反向充电,电容器从右至左电压升高,输出电压继续升高, Ud 电压继续升高,到 t3 时刻,电容器从右至左电压升高到 Um,输出电压升高到 Um,Ud 电压上升到 0,比较器状态翻转,输出高电平,Ub 也跳到+ UD,Ud 电压也从 0 跳到一个正 电压,R4 上有从左至右电流,电容器反向放电,输出电压降低,Ud 电压随着降低,到 T4 时刻,电容反向放电放完,输出电压降到 0(注意到 Ud 并没降到 0) ,一个周期结束。 从以上分析可知,当输出电压 Uo=Um 时,输出信号开始转折,即 Um 是最大值,即三 角波信号的幅度。而当 Uo=+Um 时,U
4、d=0,Ub=-Ub,以此计算三角波的幅度。 因 21 )(0 R U R U Dm 注意到运算放大器的虚断路特性,R1 和 R2 电流相等。 所以三角波幅度 Dm U R R U 2 1 电容器电压从 0 增加到 Um,或者从 Um 减小到 0 的过程,就是 1/4 个周期,即电容器 上电压变化 Um 时,完成四分之一个周期,以此计算三角波的频率。 CC CUQ Dm U R R CCU T I 2 1 4 , 而 4 R U I D , 三角波周期 2 41 4 R CRR T , 三角波频率 CRR R f 14 2 4 利用改变 R1 或 R2 的方法调节三角波幅度,利用改变 R4 的
5、方法调节三角波频率。 若发光二极管采用绿色发光管,管压降约为 2.0V,设计幅度为 2.5V,则可取 R1=15K, R2=12K。 设计频率为 1000Hz,取电容为 103,则计算出 R4=20K。 若发光二极管采用红色发光管,管压降约为 1.8V,设计幅度为 4.0V,则可取 R1=22K, R2=10K。 设计频率为 1000Hz,取电容为 103,则计算出 R4=11.36K,取 R4=11K。 电路按此参数安装元件,计算出电路的三角波信号幅度和频率结果如下: )(96.38.1 10 22 2 1 VU R R U Dm )(1033 10101110224 1010 4 833
6、3 14 2 Hz CRR R f 电源电压大小的确定: 为了电路的简单化,电路采用双电源供 电,当然正负电压对称。若三角波的幅度为 4V,则电源正电压高于+6V,电源负电压低于 -6V 就可以,但为了留有充分的余量及方便,电源电压选用正负 12V(为常用电源电压) 。 另外:a 点输出脉冲波,幅度由运放 LM358 的供电电压决定,频率与三角波信号频率 相同。b 点输出脉冲波,幅度由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决定,频率与三角波信号频率相同 运算放大器 UD 和电阻 R5,R6 构成输出三角波信号幅度调节电路,通过调节 R5 或者 R6 的大小可以调节输出信号幅度大小,如固定 R5 不变,调节 R6 的大小,当 R6 调大时, 电路放大倍数增大,输出信号幅度增大,当 R6 调小时,电路放大倍数减小,输出信号幅度 减小,注意到这个反相比例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 5 6 R R Av R 所以输出信号幅度为 )(4 5 6 V R R U O 附 三角波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