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沥青路面设计沥青路面设计 一确定公路等级 ADT=(600+3801.5+2202)=3220 辆/日 9742)06.01(3220)1( 1201 n rADTAADT辆/日 所以为二级公路 二轴载分析 路面设计以双轮组单轴载 100KN 为标准轴载 当以设计弯沉值为指标及验算沥青层层底拉应力时: 各级轴载换算采用如左公式计算: 4.35 N() i i P n P k 12 i=1 =CC (轴载小于 40KN 不计) 轴载换算结果汇总表(以弯沉为标准) (见表 1-1) 表 1-1 二级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年限为 12 年,四车道的车道系数是 0.60.7, 取 0.65 累计当量轴次为
2、:2677281 3651)1( 1 N r r N t e (次) 车型 i P(kN) 1 C 2 C i N(次/ 日) 4.35 12 / ii CCnpp -1 次 日 小客车 后轴 60.85 1 1 600 69.133 中型车 前轴 43.70 1 1 380 10.372 后轴 89.20 1 1 380 231.138 大型车 前轴 49.00 1 1 220 9880 后轴 112.60 1 1 220 368.650 合计: 4.35 N() i i P n P k 12 i=1 =CC 668.921 当验算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时: 各级轴载采用公式: 8 112 1
3、 k i i i P NCCn P 计算 (轴载小于 40KN 不计) 轴载换算结果汇总表(半刚性层底拉应力验算) (见表 1-2) 表 1-2 则用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验算的累计当量轴次为: 2884925 3651)1( 1 N r r N t e (次) 三确定路面等级和面层类型 根据“沥青路面规范”并结合上面计算,确定路面等级为高级路面,面层为 沥青混凝土。 四土基回弹模量的确定 由资料知MPaE39 0 五路面结构组合设计 由于该路面等级高,因此采用三层式结构。 方案一,表面层采用 4cm 厚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 5cm 厚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 6cm 厚
4、粗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由于沿线有大量碎石和石灰、粉煤灰等供应,基层和底基层分别采用水泥碎 车型 i P(kN) 1 C 2 C i N(次/ 日) 8 12 / ii CCnpp -1 次 日 小客车 后轴 60.85 1 1 600 11.278 中型车 前轴 43.70 1 1 380 0.505 后轴 89.20 1 1 380 152.301 大型车 前轴 49.00 1 1 220 0731 后轴 112.60 1 1 220 568.499 合计: 8 112 1 k i i i P NCCn P 720.800 石(厚 25cm)和水泥石灰砂砾土底基层(厚度待计算确定) 。
5、方案二,表面层采用 4cm 厚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中面层采用 6cm 厚中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 10cm 厚沥青碎石。 由于沿线有大量碎石和石灰、粉煤灰等供应,基层和底基层分别采用二灰砂 砾(厚度待计算确定)和级配碎石(20cm)底基层。 六设计弯沉值计算 设计弯沉按式子 0.2 600 decsb LNAAA 计算,二级公路,取 c A=1.1,面层为沥青 混凝土,取 s A=1.0,半刚性基层、地层总厚度大于 20cm,取 b A=1.0,结构为柔性 基层与半刚性基层组合时,根据工程经验,按内插法确定基层类型系数 b A=1.45 方案一设计弯沉值 d l=34.2(0.0
6、1m) 方案二设计弯沉值 d l=49.59(0.01m) 七确定各层材料的抗压模量与劈裂强度 材料名称 20抗 压模 量/MPa 15抗 压模 量/MPa 劈裂强度/MPa 细粒式沥青混凝土 1400 2000 1.4 中粒式沥青混凝土 1200 1800 1 粗粒式沥青混凝土 1000 1400 08 沥青碎石 700 水泥碎石 1500 0.65 二灰砂砾 1300 0.7 水泥石灰砂砾土 1000 0.35 级配碎石 400 土基 39 八根据设计弯沉值计算路面厚度 1.计算各层材料容许层底拉应力 RspS =/ K 细粒式密级配沥青混凝土: 22.0 09.0NeKs / 22.0 267728109.0Ac / 12.21.1 SPR / MPaK S 66.0 中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