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本 科科 生生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设计)文(设计)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题目题目 我国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我国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绩效评价与政策建议与政策建议 文献综述 1 文献综述文献综述 一、一、 引引 言言 财政支农是我国调控农业生产的重要政策工具之一。而西部地区的“农业、农 村与农民”问题(简称三农问题) ,是我国农业发展中的重点与难点;与此同时,西 部地区农业发展的空间是巨大的。因此,深入研究西部地区财政支农问题,对于解 决“三农”问题乃至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着重大意义。鉴于此,学界对于这一问 题也有较多的研究,所持观点与研究角度以及研究方法较为多样。 二、二、
2、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由于论题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国外的文献很少有专门就我国西部地区财政支农 问题的研究,大多都是从经济学原理上对财政支持农村发展来进行探讨。虽然我国 的“三农”问题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但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还是很有借鉴意 义。 (一)(一)各国对于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各国对于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 最早对于财政支农问题的探讨源于政府的政策规制。如美国 1933 年的农业调 整法 (The Agricultural Adjustment Act of 1933) ,该法规定农业政策的主要目标是支 持农业收入。在加入 WTO 以后, 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规定各国要运用综合支持
3、 量(AMS)来衡量”黄箱政策”补贴支持,我国在多边谈判中争取到了“黄箱”政策 8.5%的综合支持量。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国学者对于其本国财政支持农业的相关政策和做法开始进 行研究,得到了许多值得我国学习的结论。Fatma Dogruel, A.Suut Dogruel & Erinc Yeldan(2002) 运用可计算的跨时期全面平衡分析法对土耳其的农业改革做宏观经济学 分析,他们认为:运用有针对性的直接收益转移支付来代替农产品价格补贴,预期 想得到的是消费者跨时期效益的适度社会福利收益,但此项政策对于农村经济与累 积的 GDP的影响将会导致通货紧缩。 Bekzod Shamsiev, I
4、ain Shuker & Vera Matusevich(2006)在他们给世界银行的报告 中,详细的评述了俄国如何提高公共财政投资对农业和农村地区的影响,其中就农 业和农村地区公共支出问题的探讨所得出的结论是:俄国关于农业与农村地区的公 文献综述 2 共支出大体上与 OECD 的水平与趋势保持一致,所以中期的重点应该放在政策干预 的性质与结构,而不是公共支出的水平。 此外,国外学者也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公共投入做研究。Larry Karp(2007)通 过构建一个现代与传统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就公共投资分别投资给现代农业部门 与传统农业部门做了分析,其结果得到了一个均衡分析点。他认为,当现代
5、农业部 接近一个规模报酬的临界点时,增加对现代经济部门的投资才能够促进经济增长和 减少贫穷。 (二)(二)国外学者对于中国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国外学者对于中国财政支农问题的研究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外学者开始关注中国农村的公共财政,在这一方面做了 较多的研究。世界银行的 Martin Ravallion(2002)基于 Rosenstain-Rodan(1943)的理 论: “在发展着的经济中,一个机构的投资决策会影响其他机构的效益情况” ,对于 农村发展投资的外部性进行了研究,得到的结论证实中国自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实 行的对于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是有较高效益的。 同年,IFPRI(国际
6、粮食政策研究所)的两位学者 Shenggen Fan 和 Xiaobo Zhang(2004)运用经济学研究方法将不同种类的政府投资对于区域不平等的贡献分解 开来,得到的结论是:政府投资对于农业与非农业部分的产出增长都有贡献,但对 于区域不平等性的贡献则取决于不同的区域,其中对于西部地区的投资,不论类 型,都对减小区域不平等有着显著的作用。此外,他们在芝加哥大学发表的相关文 章中的分析结果显示,政府支农支出对于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减少农村的贫困都有 重要贡献。 除了从农业增长这一角度来阐述政府对于农业的投资,Linxiu Zhang 和 Scott Rozelle(2007)等学者在比较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主要运用调查问卷等形式,系统 的论证了直接选举村干部和减免农业税对于我国农村公共产品投资的影响。其得到 的结论是直选对于农村公共物品投资有正效应,而减免农业税则对农村公共物品投 资有负效应。此后,Linxiu Zhang和 Richard Bird(2008)等学者在剑桥大学的林肯土地 政策研究所的会议上的研究报告指出,在 21 世纪初期中国的一揽子财政改革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