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一、实习目的 数字化成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 运用所学测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强基本功训练和测量工程师素 质的培养,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集体精神。 二、实习要求 (1) 熟练掌握全站仪测量仪器的使用方法; (2) 掌握导线的观测方法和计算方法; (3) 了解全站仪测土的基本方法和测图过程; (4) 掌握数字测图的基本要求和成图过程,掌握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方法和数字成图软禁 的使用。 三、实习任务 1、1:500 野外数字地形测图; 2、1:500 地形图内业处理; 3、地形图数字化 四、仪器工具 全站仪 Le
2、ica T407 一台,棱镜及杆 2 套,铁锤一把,钉子若干,笔若干,记录本若干。 五、实习内容 1、 实习项目 学校教学区测量(图书馆以北至铁路) 2、 测区概况 图书馆以北至铁轨区域,少建筑,多绿地,多道路。相对落差在 10cm-30cm 之间,建 筑周围都有绿地围绕,且周围树木较多,房屋全部为多点房屋。这些都给观测带来了一定阻 碍。 实习期间,天气并无雨天,这为实习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3、 作业方法 (1)野外数据采集步骤 安置仪器:在控制点上安置全站仪,检查中心连接螺旋是否旋紧,对中、整平、量取 仪器高、开机。 创建文件:在全站仪中,按日期并以日期为名创建一个文件,用来保存测量数据。
3、输入测站点:输入一个测站点,按提示输入测站点点号及固定坐标、仪高以及高程, 后视点点号及、坐标、镜高,仪器瞄准后视点,进行定向检测。 测量碎部点坐标:仪器定向后,即可进入“测量”状态,输入所测碎部点镜高后,精 确瞄准竖立在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测距”,仪器即测量出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果 保存到前面输入的坐标文件中,同时将碎部点点号自动加 1 返回测量状态。再输入镜高,瞄 准第 2 个碎部点上的反光镜,按“测距”,仪器又测量出第 2 个棱镜点的坐标,并将测量结 果保存到前面的坐标文件中。 按此方法,可以测量并保存其后所测碎部点的三维坐标。 (2)内业数据传输 数据传输 连接数据线,运用 Le
4、ica 办公系统软件,选择 Idx 格式传输。 格式转换:将保存的数据文件转换为成图软件(如 CASS)格式的坐标文件格式。执行 下拉菜单“数据/读全站仪数据”命令,在“全站仪内存数据转换”对话框中的“全站仪内 存文件”文本框中,输入需要转换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在“CASS 坐标文件”文本框中输 入转换后保存的数据文件名和路径。 这两个数据文件名和路径均可以单击“选择文件”, 在 2 弹出的标准文件对话框中输入。单击“转换”,即完成数据文件格式转换。 展绘碎部点、成图: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定显示区”确定绘图区域;执行下拉菜 单“绘图处理/展野外测点点位”,即在绘图区得到展绘好的碎部点点位,
5、结合野外绘制的 草图绘制地物; 再执行下拉菜单“绘图处理/展高程点”。 经过对所测地形图进行屏幕显示, 在人机交互方式下进行绘图处理、图形编辑、修改、整饰,最后形成数字地图的图形文件。 成图方法 在外业无码作业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内业将利用外业草图,采用南方 CASS 7.1 软件进 行成图。成图比例尺为 1:500。地貌与实地相符,地物位置精确,符号利用要正确。所成 的电子地图进行了严格分层管理,可出各种专题地图的要求。图形格式为 DWG 格式。 内业成图具体过程 A、DAT 文件的建立:通过软件将全站仪数据文件输出为*.dat 格式 B、 展点 (高程点或点号) : 在绘图处理的下拉菜单中选
6、择“展点”项的“野外测点点号” 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文件,然后单击确定便可以在屏幕展出野外测点及点 号。 C、绘图,根据草图,选择南方 cass 软件下提供的地物类型描绘 D、加图幅的方法:CASS5.1绘图处理-标准图幅,输入图名测量员,绘图员,检查 员左下角坐标。 4、 技术要求 实习技术要求依据为城市测量规范 (CJJ8-99) 、 1:500,1:1000,1:2000 地形图图示 (GB/T7929-1995) 。 (1) 一般规定 地形图分幅采用正方形,规格为 50cm50cm;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 位编号,X 在前,Y 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 图根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平面点位误差不超过图上的 0.1mm;高程中误差不得大 于测图基本等高距的 1/10。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得点位误差,不得大于图上 0.3mm;高程中误差:平地不 得大于 1/10 基本等高距,丘陵地不得大于 1/8 基本等高距,山地、高山地不得大于 1/6 基本 等高距。 图上地物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与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