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培养人的传递经验的社会性活动, 教育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末 期奴隶社会初期,尧、舜、禹的时候已经出现了对教师的等级称呼,至西周,形 成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到唐朝 实行尊孔,儒家教育地位更是大大提高,文化昌隆,国家盛极一时,汉唐的兴盛 繁荣离不开对教育的重视,荀子说过,“君师者,治之本也。”可见在几千年前的 人们已经认识到学识的重要性。 中国在几千年的漫长历史中缓慢前进, 而西方国家在中世纪长时间的沉默停 滞不前后,终于爆发,发生了一次技术的大革命,在清朝闭关自守,海外已经用 我们发明的技术改进后来侵略我们的时候, 在别人能够生产出各种先
2、进电子产品 而我们还在向往居求安食求饱的日子的时候,我们才发现科学技术的无穷威力, 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灾难以后,邓小平才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 我国才依据这一理论提出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各种高精尖产品层出不穷,国际间的竞争日益 激烈,国与国的竞争表现在技术上的较量,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谁拥有更先进 的产品和技术,谁就能够在国际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天然能源越来越枯竭的 今天,谁能够找到更好的替代产品,谁就可以拥有更大的国际市场和发展机会, 科学技术的振兴和发展需要大量高尖端人才的培养, 而培养人才必不可少的是培 养人才的教师,教师在我国是一个很庞大的群体
3、,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不可少 的成员,只有让他们更好的生活,他们才能更好的工作,全心全力为社会培养更 多的人才。 人类劳动技术社会经验的传播除了人们在成长过程中自己积累外, 要想获得 系统的知识,还离不开学校教育,教师就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大且很难说透彻的话题,它与我们近在咫尺,我 们都正在接受学校教育,我们都是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再进大学。 关注教育,重视教育,是我们应该做到的事情。 作为一个师范专业的学生,尤其是以后准备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学,关注教育 以及与教育有关的东西,为以后学习和工作都有帮助。 感动中国的华农学生徐本禹的行动让人们终于注意到了中国偏远的山区教
4、 育现状是那么令人心酸。从此掀起了志愿者支教的浪潮,在各个大学也出现了支 教的相关政策。 教育学课上,观看了影片美丽的大脚和一个都不能少 ,让人心里有 种说不出的感受, 九年义务教育法从1995年颁布以来,居然还有那么多的学 生没有享受教育的机会。从家乡的情况看来,也那里并不是象国家预想的那样基 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XX 年1月又报道了关于山村里最美丽的女教师王梅香的事迹,在我们被这 些事迹感动、竖起拇指称赞这种执着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想到,是什么原因造就 了这种伟大,为什么这些感人的故事又是那么让人辛酸呢,这些事情的发生不就 可以归结到没有人愿意到条件差的地方从事教育吗, 为什么没有足够的人
5、从事教 育呢?于是我们想通过调查了解目前教师生活状况。从这里探寻某些原因。 免费师范生教育政策的出台,是我国对教育逐渐重视的一个信号,科教兴国 是我国一个长期的基本国策,教育是一项关系国家民族振兴的重要事业。 表现在被重视的另一方面就是不被重视, 也就是说在我们讲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之 前,我们曾经将其看淡了,没有被重视,即使将教育的位置提高了,与教育有关 的东西还不是很完善,诸如教学设施,教师待遇等很多方面还有待提高。 据称北师大师范类专业学生大部分毕业后不会从事教育工作, 教育部要以免 费师范生培养缓解贫穷人的经济并且签订协议来让人们从事教育工作不得不反 映了另一个问题,就是人们不太愿意主动从
6、事教育工作,因此我们想从广大基层 学校教师的生活状况来了解一些深层次的原因,从事基层教育工作的老师们,他 们的生活状况是什么样的,他们对教育有些什么看法。 中国人口众多,而人均素质相对较低,从而形成较大的人口压力,只有大力 发展教育,将人口压力变成人口资源,才是我国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师范 专业学生,有责任关注教育发展动态,关心从事教育事业人员的状况,探究教育 发展状态相对不乐观的原因,了解基础教育工作者的生活待遇,探询高学历人才 不愿意从事教育的某些原因。 本次实践活动除了组织队员在自己回家乡后调查了解自己高中老师的生活 状况外,自己还利用校内网,向北师大等师范专业学生了解他们选择师范专业的 初衷等方面情况, 以及了解部分今年考取华师的新生在报考华师免费师范生的想 法。本次共调查了不同地方的一百多位高中老师五十多名来自各师范院校的学 生。 针对免费师范生教育, 在我的家乡湖北西部靠近重庆万州的山区调查的 过程中与自己过去的老师交谈过, 有的老师认为表面上对国家和对学生都实现了 双赢互惠,但是国家和个人也都是无奈之举,尤其是本来就生活在贫困地区的学 生,因为在西部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