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0 目录目录 摘要 1 第一章 绪论 2 1、设计概况 2 2、设计题目 4 3、设计原始资料 4 第二章 供暖外网热负荷的计算 5 1、集中供热系统热负荷的概算 5 2、热负荷的计算 5 第三章 供暖方案的确定 8 1、供热管道的平面布置类型 8 2、供热管道的定线原则 8 3、管道的保温与防腐 10 第四章 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及水压图 11 1、供暖管网的水力计算 14 2、水压图的绘制 21 第五章 换热站设备的选取 23 1、换热器的选取 23 2、分水器、集水器 24 3、循环水泵的选择 25 4、补水泵的选择 25 5、除污器的选择 27 6、补水箱的选择 27 参考文献27 1
2、 摘要摘要 本次设计地点范围为抚顺市云竹小区外网设计。 设计的主要内容为: 集中采暖系 统。 供暖系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集中供热被越来越多地采用,采用集 中供暖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供热效率,减少环境污染,利于管理.同时采用 集中供热可提高供热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以往的设计中,由于外网 与内网的配合往往出现缝隙,使得各个建筑物的资用压头与实际需要的出现偏差, 使系统水力失调, 浪费了大量的热量,而供热效果却不甚理想.本次设计要求解 决这一问题,使得系统的平衡性有一个较大的提高,减少系统的失调损失,节省燃 料和电、水的消耗,并提高供热质量。 给水系统:分为生活给水和消防给
3、水系统,其中其生活和消防的总用水量由 卫星路上的市政管网提供,小区内设室外消火栓且管网承环状。 排水系统:本小区污水与雨水采用分流制,分别排入市政的管网, 污水管和雨水管的管材均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 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橡胶圈 接口。 关键词:供热效率;换热站。 2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1 设计概况设计概况 一、我国城市供热的技术走向 1,我国城市集中供热的技术方向,主要采用热电联产的型式,这是我国当 前的具体情况决定的。当然,集中供热的首要前提是节约能源,但是当前我国电 力紧张的局面也是不能忽视的。在供热的同时,生产一定量的电力,也能缓解部 分用电的需要。 2,落实热负荷。是集中供热
4、一切要素之首。没有准确的热负荷,热电站的 建设将似海滩上的建筑,不仅不能节约燃料,更无经济效益可谈。 3,目前,我国建设资金短缺,无论是建设热源还是管网,耗资都相当大。 因此,改造老凝汽式电站为热电厂,既可大大降低投资,也可缩短工期,且运行 效益可立竿见影。这是集中供热应优先考虑的热源。 4,尽可能在老厂扩建供热机组,降低生产与非生产设施投资,并且技术上 有比较强的后盾,安全生产有比较可靠的保证。 5,热源内机组参数的选择,应优先选用较高参数的机组。12MW 及 6MW 容量 机组,宜选用次高压;3MW 及以下机组宜选用中压机组。总之应尽可能少用和不 用次中压或低压机组。 6,热源内机组型式的
5、选择,宜以背压机组带基本负荷,在多台机组中可选 用一台抽汽冷凝机组,以增加负荷调节的灵活性。 7,在大、中城市采暖负荷较大时,宜选用大容量的两用机组,采暖季节降 低部分电负荷供热,非采暖季节仍恢复正常运行,节能效益是非常理想的。 8,近年发展起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许多优点:煤种适应范围广;适 应负荷变化范围 50%100%;热效率较高;易于脱硫且投资少,适宜作建筑材料。 二、设计目的及意义 设计的目的主要是对已经学过的专业知识的进一步加深, 分析总结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最后一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我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的综合训练。 它对提高我们的个人素质,增强就业后的竞争能力至关重要。学生在毕业设计实 践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参考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工程设计图集 及其它参考资料,能够比较系统地掌握专业设计的计算步骤、方法。独立完成毕 3 业设计任务,培养自己分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