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 -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 2 -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目的是利用大地测量学知识完成高斯投影坐标的正反算、投影带间的高 斯直角坐标的邻带换算和不同投影带间高斯坐标换算。 一、一、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目的 1. 能根据给定椭球(1975 国际大地测量协会推荐椭球和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上任一点大地 坐标(大地经度和大地纬度) ,计算出对应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即能独立完成高斯投影坐 标的正算工作。 2. 能根据给定高斯平面直角坐标(1954 北京坐标系和 1
2、980 西安坐标系下的通用高斯平面直 角坐标) ,计算出对应大地坐标,即能独立完成高斯投影坐标的反算工作。 3. 能根据给定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将其换算到指定带高斯坐标系内坐标,包括 6带和 3 带投影的高斯直角坐标内部换算和 6带和 3带坐标转换。 二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1. 已知椭球上有 5 个点,其大地坐标分别为: 3( 27 43 45.0423 106 552 4.8321) P,遵 义 市 试求它们对应 6高斯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对应的高斯通用坐标(横坐标包括带号) ,并 利用所求结果,用高斯投影反算进行检核。 2. 已知 5 个 6 度投影带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其纵横坐
3、标分别为: 1( 26 39 4.1221 106 37 35.5329 ) P,贵 阳 市 2 ( 26 24 48.3442 1 0639 59.7703 ) P,花 溪 区 4 ( 26 15 23.7432105 56 39.2108 ) P,安 顺 市 1( 17737529.206)3169709.102 p , 2( )586327.543 449400.46522 p , 3( ) 8316329.7062040555.789 p , 4( ) 144359.607200455.455369 p , 5( ) 3336907.81019853547.620 p , 5 ( 27
4、 18 21.4542105 16 50.8234 ) P, 毕 节 市 6 ( 27 44 5.183110 9 11 6.0425 ) P, 同 仁 市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 3 - 1) 试求 1 P点所在 6带第 18 带中的坐标及在 3带第 36 带中高斯坐标; 2) 试求 2 P点所在 6带第 21 带中的坐标及在 3带第 40 带中高斯坐标; 3) 试求 3 P点所在 6带第 19 带中的坐标及在 3带第 37 带中高斯坐标; 4) 试求 4 P点所在 6带第 19 带中的坐标及在 3带第 36 带中高斯坐标; 5) 试求 5 P点所在 6带第 20 带中的坐标及在 3带第 40
5、 带中高斯坐标。 6) 试求 6 P点所在 6带第 20 带中的坐标及在 3带第 38 带中高斯坐标。 三三、要求、要求 1. 高斯投影坐标的正反算必须顾及克拉索夫斯基椭球和 1975 国际椭球上的正反算,即当给 定大地标或高斯直角坐标后,正反算结果应包括以上两个椭球上的换算结果。 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值正算最终结果应为通用坐标值,并且保留 3 位小数,单位米。 3. 大地坐标反算结果最终形式为度分秒,并且秒位至少保留 2 位小数。 4. 所有计算应能体现计算过程,即必要中间计算结果应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不允许直接给 出结果。 具体可参阅 大地测量学基础 教材大地坐标正反算示例的表格: 表
6、4-9 和表 4-10 5. 本次课程设计任务必须在 2 周内完成,完成后需上交一份打印形式纸质文档 (封面不必彩 色打印) ,并上交电子文档 。 6. 课程设计格式严格按照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要求进行。 7课程设计必须独立完成,如果有困难,可通过商讨、学习或找指导老师帮助解决后再独立 完成,如发现抄袭,本次课程设计成绩以零分记。 (说明:本次课程设计按学号增加顺序分为(说明:本次课程设计按学号增加顺序分为 8组,组,即每即每 8人一组,人一组,各组按点号对应顺序完成各组按点号对应顺序完成 相应数据的高斯投影正反算及邻带坐标换算)相应数据的高斯投影正反算及邻带坐标换算) 6( ) 36907.8102219553547.620 p , 大地测量课程设计 - 4 - 目录目录 摘要摘要. 5 1.1.高斯投影正反算高斯投影正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