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 题目:题目:单片机电子时钟单片机电子时钟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 1 - 目录目录 第一章 前言1 第二章 设计目的与要求2 第三章 系统原理分析3 第四章 硬件介绍4 第五章 软件实现与流程5 5.1 主程序.5 5.2 数据的显示程序.7 5.3 键盘响应程序.8 第六章 结束语9 参考文献.10 附录一 程序代码.11 附录二 程序仿真图.15 - 1 - 第一章 前言 时钟,自从它发明的那天起,就成为人类的朋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科学技术的不断 发展, 人们对时间计量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应用越来越广。 怎样让时钟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怎样
2、让我们的老朋友焕发青春呢?这就要求人们不断设计出新型时钟。 现今,高精度的计时工具大多数都使用了石英晶体振荡器,由于电子钟,石英表,石英 钟都采用了石英技术,因此走时精度高,稳定性好,使用方便,不需要经常调校,数字式电 子钟用集成电路计时时, 译码代替机械式传动, 用 LED 显示器代替显示器代替指针显示进而 显示时间,减小了计时误差,这种表具有时,分,秒显示时间的功能,还可以进行时和分的 校对,片选的灵活性好。 时钟电路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保证系统正常工作的基础。在一个单 片机应用系统中,时钟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为保障系统正常工作的基准振荡定时信号, 主要由晶振和外围电路组
3、成, 晶振频率的大小决定了单片机系统工作的快慢; 二是指系统的 标准定时时钟,即定时时间,它通常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用软件实现,即用单片机内部的 可编程定时/计数器来实现,但误差很大,主要用在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场合;二是用专 门的时钟芯片实现,在对时间精度要求很高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这种方法,典型的时钟芯片 有:DS1302,DS12887,X1203 等都可以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本文主要介绍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计数器来实现电子时钟的方法,本设计由单片机 A T89S51 芯片和 LED 数码管为核心,辅以必要的电路,构成了一个单片机电子时钟。 - 2 - 第二章第二章 设计目的与要求设计目的
4、与要求 进行电路硬件设计和系统软件编程, 以及仿真调试或制作。 一般 35 人一组, 每组完成的内容不能雷同。 选择设计基于单片机的时钟显示器,数字钟是一个将“时” 、 “分” 、 “秒”显 示计时装置。它的计时周期为 24 小时,显示满刻度为 23 时 59 分 59 秒 99 毫秒, 另外应有校时功能。 实现的功能: 在数字钟正常进行显示时, 其显示周期为00: 00: 00至23:59:59, 其中有五个按键,按下“暂停”键时钟停止走动,按下“开始”键时钟开始走动, 按下“秒设置”时钟秒位自加 1,加至 60 时向分位进 1,按下“分设置”时钟分 位自加 1,加至 60 时向时位进 1,
5、按下“时设置”时钟秒位自加 1,加至 24 时 显示 00。 - 3 - 第三章第三章 系统原理分析系统原理分析 系统设计中用到 89 C51 单片机的部分功能:包括内部定时器,键盘扩展, 程序中断, 串口通信等。用一个六位的共阴极七段显示器,可通过一个输入输 出口作为显示器数据发送端; 另一个输入输出口的六位作为显示器各位的片选 信号,另一个输入输出口作为键盘扩展口使用。系统原理图如图 1 所示。 图 1 系统原理图 图 2 数字钟仿真图 单 片 机 数码显示器 按键 P3.0-5 P1.0-4 P2.0-7 - 4 - 第四章第四章 硬件介绍硬件介绍 AT89C51AT89C51:芯片共有
6、 40 个引脚,引脚的排列顺序为从靠芯片的缺口左边 那列逆时针数起,依次为 1,2,3,4、 、 、40,其中芯片的 1 脚顶上有一个凹点。 在单片机的 40 个引脚中,电源引脚 2 根,外接晶体振荡器引脚 2 根,控制引脚 4 根以及 4 组 8 为可编程 I/O 引脚 32 根。 主要特性:与 MCS-51 兼容;4K 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寿命:1000 写/擦 循环; 数据保留时间: 10 年; 全静态工作: 0Hz-24Hz; 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128*8 位内部 RAM; 32 可编程 I/O 线;两个 16 位定时器/计数器; 5 个中断源;可编 程串行通道;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主要管脚说明: P0 口:P0 口为一个 8 位漏级开路双向 I/O 口,每脚可吸收 8TTL 门电流。当 P1 口的管脚第一次写 1 时,被定义为高阻输入。P0 能够用于外 部程序数据存储器, 它可以被定义为数据/地址的第八位。 在 FIASH 编程时, P0 口 作为原码输入口,当 FIASH 进行校验时,P0 输出原码,此时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