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单片片机机电电子子万万年年历历 课课程程设设计计 指导教师: 姓 名: 学 号: 专业班级: 1 目录目录 摘要 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简介.2 二、系统硬件设计.2 2.1 引脚功能及管脚电压2 2.1.1 P0 口.3 2.1.2 P1 口.3 2.1.3 P2 口4 2.1.4 P3 口4 2.1.5 RST.4 2.1.6 ALE/PROG4 2.1.7 PSEN.5 2.1.8 EA/VPP.5 2.1.9 XTAL15 2.2.0 XTAL25 三、系统总体方案 5 3.1.1 微处理器5 3.1.2 显示电路6 四、硬件电路的总体框图设计.8 五、硬件电路原理图设计.8 六、主程
2、序流程图设计.10 七、仿真过程.11 八、仿真结果.11 附一 源程序代码13 附二 参考文献36 2 摘摘 要要 单片机应用技术飞速发展,纵观我们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从导弹的导航装 置,到飞机上各种仪表的控制,从计算机的网络通讯与数据传输,到工业自动化 过程的实时控制和数据处理,以及我们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各种智能 IC 卡、电子 宠物等,这些都离不开单片机。单片机是集 CPU ,RAM ,ROM ,定时,计数和多 种接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 工业自动化上。而 51 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 这次毕业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
3、,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 本文通过对一个基于单片机的能实现万年历功能电子时钟的设计,从而达 到学习、了解单片机相关指令在各方面的应用。系统由主控制器 AT89C52、显 示电路、按键电路、和复位电路等部分构成,能实现时钟日历显示的功能,能进 行时、分、秒的显示。 关键词关键词 : 单片机单片机 , 万年历万年历 一、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简介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简介 随着国内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微处理器及其外围芯片有了迅速的发 展。集成技术的最新发展之一是将 CPU 和外围芯片,如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 器、并行、串行 I/O 口、定时/计数器、中断控制器及其他控制部件集成在一个
4、芯片之中,制成单片计算机(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而近年来推出的一些 高档单片机还包括有许多特殊功能单元,如 A/D、D/A 转换器、调制解调器、通 信控制器、锁相环、DMA、浮点运算单元等。因此,只要外加一些扩展电路及 必要的通道接口就可以构成各种计算机应用系统,如工业控制系统、数据采集系 统、自动测试系统、万年历电子表等。 二、二、系统硬系统硬件设计件设计 2.1 引脚功能及管脚电压引脚功能及管脚电压 AT89C52 为 8 位通用微处理器,采用工业标 3 AT89C52 引脚图 准的 C51 内核,在内部功能及管脚排布上与通用的 8xc52 相同,其主要用
5、于会 聚调整时的功能控制。功能包括对会聚主 IC 内部寄存器、数据 RAM 及外部接 口等功能部件的初始化,会聚调整控制,会聚测试图控制,红外遥控信号 IR 的 接收解码及与主板 CPU 通信等。 主要管脚有: XTAL1 (19 脚) 和 XTAL2 (18 脚) 为振荡器输入输出端口,外接 12MHz 晶振。RST/Vpd(9 脚)为复位输入端口, 外接电阻电容组成的复位电路。VCC(40 脚)和 VSS(20 脚)为供电端口, 分别接+5V 电源的正负端。P0P3 为可编程通用 I/O 脚,其功能用途由软件定 义,在本设计中,P0 端口(3239 脚)被定义为 N1 功能控制端口,分别与
6、 N1 的相应功能管脚相连接,13 脚定义为 IR 输入端,10 脚和 11 脚定义为 I2C 总线 控制端口,分别连接 N1 的 SDAS(18 脚)和 SCLS(19 脚)端口,12 脚、27 脚 及 28 脚定义为握手信号功能端口,连接主板 CPU 的相应功能端,用于当前制 式的检测及会聚调整状态进入的控制功能。 2.1.1 P0 口口 P0 口是一组8 位漏极开路型双向 I/O 口, 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吸收电流的 方式驱动 8 个 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 P0 写“1”时,可作为高阻抗输 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 8 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 Flash 编程时,P0 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 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拉电阻。 2.1.2 P1 口口 P1 是一个带内部上拉电阻的 8 位双向 I/O 口, P1 的输出缓冲级可 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 个 TTL 逻辑 门电路。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