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专专 业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班级班级: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学号学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分院分院院长院长: 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电电气气工程学院工程学院 一、一、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课程题题目目 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 2.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供配电网络潮流仿真设计 1)设计具体内容、计算参数、总负荷容量等设计数据已给出; 1)完成电力网络电能分配设计; 2)完成电力网络功率补偿; 3)完成电力网络各节点短路故障的计算; 4)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5)完成课程设计答辩。 3. 课程课程设计设计报告报告要求
2、要求 课程设计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设计题目、设计目录、供配电网络仿真图及数据结果、 补偿结果、短路数据,使用设备清单、设备选择公式、计算过程、选择依据。 B、课程设计总结。包括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收获、体会,以及对该课程设计 的意见、建议等。 C、全文不少于 3000 字。如出现报告雷同,经查实后抄袭学生成绩按不及格处 理。 4.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电力系统分析。 2.power world 使用说明书。 1 目录目录 第一章第一章 绪论绪论 .1 第二章第二章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2 2.1 什么是电力系统 2 2.2 系统构成 . 3 2.3 系统运行 . 3 2
3、.4 POWERWORLD电力系统仿真软件 . 3 第三章第三章 总体设计总体设计 5 3.1 输电系统 . 5 3.2 输电线路 . 5 3.3 并联电压器 . 6 第四章第四章 POWER WORLD 利用利用 7 4.1 电路系统运行图 7 4.2 节点设置 . 7 4.3 线路设置. 9 4.4 发电机设置 . 9 4.5 变压器设置 10 4.6 负荷设置. 10 4.7 短路设置 . 11 4.8 节点潮流当前实例 . 11 第五章第五章 总结总结 12 1 第一第一章章 绪论绪论 在电能应用的初期,有小电容量发电机单独向灯塔、轮船、车间等的照明供 电系统,可看作是简单的住户式供电
4、系统。白炽灯发明后,出现了中心电站式供 电系统, 如1882年T.A.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在纽约主持建造的珍珠街电站。 它装有 6 台直流发电机 (总容量约 670 千瓦) , 用 110 伏电压供 1300 盏电灯照明。 19 世纪 90 年代,三相交流输电系统研制成功,并很快取代了直流输电,成为电 力系统大发展的里程碑。 20 世纪以后,人们普遍认识到扩大电力系统的规模可以在能源开发、工业 布局、负荷调整、系统安全与经济运行等方面带来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于是, 电力系统的规模迅速增长。 世界上覆盖面积最大的电力系统是前苏联的统一电力 系统。它东西横越 7000 千米,南北纵贯 3000 千米
5、,覆盖了约 1000 万平方千米 的土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电力系统从 50 年代开始迅速发展。到 1991 年底,电 力系统装机容量为 14600 万千瓦,年发电量为 6750 亿千瓦时,均居世界第四位。 输电线路以 220 千伏、330 千伏和 500 千伏为网络骨干,形成 4 个装机容量超过 1500 万千瓦的大区电力系统和 9 个超过百万千瓦的省电力系统,大区之间的联 网工作也已开始。此外,1989 年,台湾省建立了装机容量为 1659 万千瓦的电力 系统。 超导电技术的成就展示了电力系统的新前景。30 万千瓦超导发电机已经投 入试运行,并且还继续研制容量为百万千瓦级的超导发电机。超导材
6、料性能的改 进会使超导输电成为可能。利用超导线圈可研制超导储能装置。动力蓄电池和燃 料电池等新型电源设备均已有千瓦级的产品处于试运行阶段, 并正逐步进入工业 应用,这些研究课题有可能实现电能储存和建立分散、独立的电源,从而引起电 力系统的重大变革。在各工业部门中,电力系统是规模最大、层次很复杂、实时 性要求严格的实体系统。 无论是系统规划和基本建设, 还是系统运行和经营管理, 都为系统工程、信息与控制的理论和技术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园地,并促进了这 些理论、技术的发展。针对电力系统的特点,60 年代以来在电力系统运行的安 全分析与管理中,在电力系统规划和设计中,都广泛引入了系统工程方法,包括 可靠性分析及各种优化方法。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进步,使电力 系统监控与调度自动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并在理论上和技术上继续提出新的 研究课题。 2 第第二二章章 电力系统电力系统 2.12.1 什么是电力系统什么是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和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与消费 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