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课程设计报告 报告题目: 综合式圆孔拉刀设计 作者所在系部: 机械工程系 作者所在专业: 机械设计及制造 作者所在班级: 作 者 姓 名 : 指导教师姓名: 完 成 时 间 : 2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题名课题名称称 综合式圆孔拉刀设计 完成时间完成时间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职称职称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班班 级级 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总体设计要求和技术要点 工件直径50H7mm, 长度为40mm材料45钢, 硬度为197HBS抗拉强度为0.63GPa。 拉床为 L6120 型良好状态的旧机床,采用 10极压乳化液,拉削后孔的收缩量为 0.011mm 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2、工作内容及时间进度安排 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阅读资料和计算一天,绘图两天,写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 报告一天,答辩一天。 课程设计成果课程设计成果 1. 综合式圆孔拉刀设计图一张(A2) 2. 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课程设计报告一份。 3 目 录 一、设计题目.4 二、设计过程.4 1选择拉刀材料.4 2拉削方式.,4 3几何参数.4 4校准齿直径.4 5拉削余量.4 6齿升量.4 7容屑槽.4 8综合式拉刀粗切齿与过渡齿用弧形分屑槽,精切齿用三角形分屑槽.5 9前柄部形状就和尺寸.5 10校验拉刀强度与拉床载荷.6 11齿数及每齿直径.6 12拉刀其他部分.7 13计算和校验拉刀总长.7
3、 14制定技术条件.7 三、工作图.8 四、 参考文献.8 4 一一、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工件直径 50H7mm,长度为 40mm 材料 45 钢,硬度为 197HBS 抗拉强度为 0.63GPa。拉床为 L6120 型不良状态的旧机床,采用 10极压乳化液,拉削后孔 的收缩量为 0.011mm 二二、设计过程设计过程 1.1.选择拉刀材料选择拉刀材料 选用 W18Gr4V。 2.2.拉削方式拉削方式: 综合式 3.3.几何参数几何参数: 按表 4.2,取前角 0 =1618,精切齿与校准齿前刀面倒棱 1 b=0.51mm, 1o =5 按表 4.3,取粗切齿后角 0 =3,倒棱宽 1 b0.2
4、mm,精切齿后角 0 =2, 1 b=0.3mm,校准齿 0 =1, 1 b=0.6mm。 4.4.校准齿直径校准齿直径(以角标 x 表示校准齿的参数) max0mx dd 式中收缩量,取=0.011 则 x d 0 =30.021+0.011=30.032mm。 5.拉削余量拉削余量: 按表 4.1 计算。当预制孔采用钻削加工时,A 的初值为 A=0.005 m d+0.1l=0.78mm 采用钻头,最小孔径为 minw d=29mm,拉削余量为 m i n0wx ddA=1.032mm 6.6.齿升量齿升量。按表 4.4,取粗切齿齿升量为 f a= =0.04mm。 7.7.容屑槽容屑槽。
5、 1)计算齿距。按表 4.8,粗切齿与过渡齿齿距为 5 P=(1.31.6)4010mm 取精切齿与校准齿齿距(用角标 j 表示精切齿的参数) xj pp(0.60.8)p=7mm 2)容屑槽形状及尺寸采用曲线齿背。按表 4.9 基本槽型,粗切齿与过渡齿取 h=4mm, g=3mm, r=2mm, R=7mm,精切齿与校准齿取 h=2.5mm, g=2.5mm, r=1.3mm, R=4mm。 3)校验容屑条件 h1.13laK f 2 按表 4.11,容屑系数 K=2.7,工件最大长度 l=40mm,齿升量 f a=0.04mm,则 1.13laK f 2=3.5 而容屑槽深 h=4mm,所
6、以 h1.13,laK f 2校验合格。 4)校验同时工作齿数。按表 4.8 计算。 p l Z e min min =4 1 max max p l Z e =5 满足 3 e Z8 的校验条件。 8.8.综合式拉刀粗切齿与过渡齿用弧形分屑槽,精切齿用三角形分屑综合式拉刀粗切齿与过渡齿用弧形分屑槽,精切齿用三角形分屑 槽。槽。 根据表 4.13,当最小直径 min0 d=29mm 时,弧形分屑槽 k n=8。槽宽为 9mm0.7)(0.3- 90 sin min0 k n da 根据表 4.12,当直径为30 0 d时,三角形分屑槽数为 14) 6 1 7 1 ( 0 dn k 槽宽 b=11.2mm,槽深mmh5.0 。见表 4.14. 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