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课 程 实 习 实 习 名 称 交通调查与分析 姓 名 专 业 年 级 交通工程 2009 级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成 绩 日 期 2 目 录 1 总说明书 . 1 2 交叉口流量流向调查 1 2.1 交叉口调查说明 . 1 2.2 数据整理分析 . 1 3 路段交通流量调查 2 3.1 路段调查说明 . 2 3.2 数据整理分析 . 2 4 车速调查 . 6 4.1 地点车速调查说明书 6 4.2 地点车速数据处理分析 7 5 密度调查 10 5.1 车辆牌照法测定密度说明 .10 5.2 调查数据整理与分析 .10 6 行车延误调查 10 6.1 交叉口延误调查说明 .10 6.
2、2 交叉口延误数据整理分析 . 11 7 实习心得体会 12 8 附图和附表 13 1 1 总说明书 此次的实习目的是:1)进一步熟悉课程内容;2)初步掌握交通调查的一般方法;3) 培养动手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实习要求我们要服从指挥,协同工作;严谨求实,刻苦认 真;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并要统一行动、注意安全,还要妥善地保存原始资料。实习内 容为: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 、密度调查、行车延误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交通量调 查我们采用人工记数法、而车速调查用雷达测速法、密度调查用车辆牌照法(先确定路段 长,调查 30min) 、交叉口延误调查为点样本法,调查 30min。人员组织:1. 交叉口流量
3、流向调查: (1)班分 2 个大组,第一组、第二组每组 14 人; (2)班分 2 个大组,第四组 18 人,第五组 17 人。2. 路段流量调查,车速调查,密度调查及行车延误调查: (1)班分 2 个大组再细分为 4 小组,每组 7 人; (2)班分 2 个大组再细分为 4 小组,每组 89 人。 使用设备包括记录板,铅笔,雷达测速仪,秒表,皮尺,橡皮等。 表 1 调查日程安排表 项目 日期 时间 江滨大道至工业路的路段交通量 调查 2012 年 1 月 9 日 10:0012:00 杨桥路与工业路的交叉口延误调查 2012 年 1 月 10 日 15:0015:30 杨桥路与工业路的十字交
4、叉口交通量 调查 2012 年 1 月 11 日 16:3018:30 闽江大道交通密度调查 2012 年 1 月 12 号 10:4711:26 闽江大道地点车速调查 2012 年 1 月 13 日 12:0011:30 2 交叉口流量流向调查 2.1 交叉口调查说明 交通量调查的目的在于通过长期连续性观测或短期间隙性和临时性观测搜索交通量 资料,了解交通量在时间、空间上的变化和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道路建设、交通控制 与管理、工程经济分析等提供必要的数据。 我们组调查杨桥路与工业路交叉口,调查时间为 2012 年 01 月 10 号,为信号控制交 叉口。我们采用人工记数法,此方法激动灵活,
5、易于掌握,精度较高,资料整理也很方便。 调查车辆的车种为所有的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大客(座位大于 20 个) 、中客(10-20 个) 、小客(小于 10 个) 、出租车、大货(7t 以上) 、中货(2-7t) 、小货、摩托。调查人 员分配及分工:成员共 18 人,由于杨桥路和工业路的南路的交通量较多,故 5 人负责一 个进口道,1 人测量非机动车、行人;其余 4 人测量机动车;工业路北路由于交通量较少, 于是 3 人负责,1 人测量行人、非机动车,2 人负责机动车。使用:记录板,铅笔,纸, 遮阳伞,秒表等仪器。调查时均为晴天。原始数据:参见第 3 组所提交的交叉口原始数据。 2.2 数据
6、整理分析 2 在 16:30-18:30 的一个小时的平峰交叉口交通量调查, 表格数据通过换算系数换 算后得: 1 进口道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的总交通量为 1728(pcu/h),行人为 368 人/h; 2 进口道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的总交通量为 608(pcu/h),行人为 204 人/h; 3 进口道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的总交通量为 1876(pcu/h),行人为 292 人/h; 4 进口道在规定的时间段内的总交通量为 1324(pcu/h),行人为 388 人/h。 通过调查我发现各个交叉口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个人的改善建议 如下:(1) 人行道绿灯时间太短,在当天 2 个小时的调查过程中就发现好几次,行人还没 有走完就亮红灯。因此,建议可以适当的扩大人行道绿灯时间。 (2)存在很多非机动车违 章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