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的第一天,刚好是工人发工资的时候,所以只帮忙发了工资。从 第二天开始,有两天多的时间是完工产品入库并审核,这一部分比较 的枯燥,做的是比较基础的工作,因为有财务软件,所以只要将各个 车间近一个月来的生产的产成品的款号、完工数量以及经手人员、日 期等有关的信息录入软件的供应链模块中即可, 但是做好这项工作是 很需要耐心、而且要细心,不然很容易就可能输入错误的信息。这一 部分不仅涉及以后的产品销售收入核算,也涉及工人工资的计算,影 响成本的计算。在做这一部分的时候,觉得比较枯燥,但是也不敢懈 怠,害怕出错,体会到会计工作所需要的细心和耐心。 完成了产品的入库, 接下来做的是审核原始凭证、 编制
2、会计分录、 填制记帐凭证, 这是一项连续的工作。刚开始审核原始凭证的时候有 些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幸亏有别人手把手教,审核原始凭证不 想自己想象中的那样只是需要核对一些信息而已, 如果原始凭证登记 合理、合规,审核起来就会比较省力。但是日常的业务中因为不是每 个人都了解在业务发生时应该进行怎样的填制手续, 才能进行会计的 入账。在我审核的时候,手续欠缺的经常发生在原料采购、办公用品 等的采购,经常是缺少购买物料申请单和实物入库单。如果发生这种 情况,就必须与协调相关的部门补齐手续,因此审核起来,就比较费 时费力。 会计分录的编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只是有借必有贷, 借贷 必相等。当然这是
3、大原则,但是要做好、做规范,只是这样还是不够 的。在做会计分录的时候学到的东西是最多的,在做一笔费用业务的 时候,不知道是归入制造费用还是管理费用,单就依据原始的单据二 者均可。 这时候问了那里的会计人员,她跟我讲了一下有关这笔业务 的发生,我才明白过来。公司车辆的运费处理问题:如果是运载物料 和原材料用于产品的生产,必须归入制造费用。而如果是公司人员的 出差的车辆费则应该作为管理费用处理。做完这笔业务, 我发现能够 比较好地做好会计分录必须对整个公司的生产运作有一定的了解, 这 样才能够处理好每一笔经济业务。接下来出现是一些细节的问题:做 涉及两个以上帐户的会计分录的时候, 我总是把它做成两
4、个简单会计 分录,虽然这不是原则性的错误,但是这明显地是记帐手续复杂了, 而且也不利于集中反映一项经济业务的全面情况。 还有就是一些实务 的问题:收付款项经常有零头,零头一般都是没有支付或收取,我在 做分录的时候, 把这一点也忽略了, 也没有认真再看一下这笔业务的 款项到底是如何处理的, 就直接地把款项做成销售收入或是现金存款 的减少, 到最后去看他们原先已经做好的记账凭证,才知道零头是这 样处理的:未收的零头一般做成营业外支出,相应地未支付的零头做 成营业外收入。 而这时做好的记账凭证已经都打印出来了,我又回头 去软件数据库里先将会计分录改正确,最后重新打印。本来这些应该 一个半天就能弄好,
5、 但是因为不熟悉、 老出错, 又折腾了快一个下午。 因为原始凭证已审核好了,会计分录也做完了,填制记帐凭帐就 轻松许多(编制会计分录和填制记帐凭证是同时进行的)。记账凭证中 重要的是如何写摘要才能简明达意, 我试写了好几笔业务后才觉得慢 慢地上手了。这个比较容易。 销售订单入库也相对简单一些,也只是录入相关的信息,金蝶 k3 财务软件的使用,一些繁杂的处理都是由软件自动生成,关于销 售税,只要在订单类型里输入是否含税就行,像一些含税的订单,系 统就会自动生成产成品的含税单价、总金额等等。 实习心得: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短短十天的实习,学到 了不少东西,了解了不少东西,看到了
6、自己的对会计的专业知识掌握 得很少。 所谓会计行业越老越值钱, 以前总认为会计最重要还是经验, 但是这次的实习改变了我的想法,理论是否扎实也是很关键的, 毕竟 会计的专业比较强,而且有一些比较死的东西是必须掌握的。如果没 打好理论基础, 真正到了工作会没有头绪的! 其实无所谓说哪个更重 要,哪个比较不重要,而是应该两者兼优最好。实习中发现了自己的 许多不足:1、课上学习没有把知识很好地串起来,而业务不是像书 上一样,是分块进行讲解的,它是连续的,所以在处理一笔业务的时 候,知道要做什么,但是却不知道从何处开始。在学以致用方面很需 要努力。2、毕竟只学习了基础会计这门专业课,只能说是很皮毛的 东西,专业知识还是很欠缺的,会计囊括的东西是很多。 实习的时候也有不少认识:1、做会计需要理清思路,像在建账 的时候, 要对整个建账的轮廓有较清晰地了解,这样具体工作起来有 方向,效率比较高,否则很容易在一个问题上卡住,反反复复,总得 不到解决。 而理清思路后就是具体的一些工作, 这些工作或许会重复, 比较枯燥, 很需要耐心。 2、 会计在一个公司涉及的范围说小也不小, 它不是仅仅是现金、财务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