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实习报告 实习名称: 关于在*从事 技术员岗位的实习报告 实习单位: * 实习形式:分散实习 实习时间: 2012.2.13-2012.3.13 系 别: 2 关于在*从事技术员岗位的实习报告 实习是大学进入社会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最好的锻炼机会,也是大学生到从业者一个 非常好的过度阶段, 更是大学生培养自身工作能力的磨刀石。 为了增加实践经验, 我在 2012 年 02 月 13 日至 2012 年 03 月 13 日期间到了*实习。 一、实习单位介绍 * 二、实习内容 模具注塑的设计、加工、装配、试模及维修。 (一)分析产品的制作工艺和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 (二)确定模具的结构形式的过
2、程 1、确定分型面 分型面位置的确定:分型面应选在塑件的最大截面处;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尤其是对 外观有明确要求的塑件,更要注意分型面对外观的影响;有利于保证塑件的精度要求;有利 于模具加工,特别是型腔加工;有利于浇注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的设置;便于塑件的 脱模,尽量使塑件开模时留在动模一边;尽量减小塑件在合磨平面上的投影面积,以减少所 需锁模力;便于嵌件的安装;长型芯应置于开模方向。 2、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 型腔数量的确定: 型腔数量主要是根据塑件的质量、 投影面积、 几何形状 (有无抽心) 、 塑件精度、批量大小以及经济效应来确定,这些条件互相制约的,在确定设计方案时,须 进行协调,以
3、保证满足其主要条件。型腔排列方式、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型腔的排列涉 及模具尺寸、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平衡、抽芯机构的设计、镶件及型芯的设计以 及温度调节系统的设计。以上这些问题又与分型面及浇口的位置相关,所以在具体设计过 程中,要进行必要的调整,以达到比较完善的设计结构。1)中大型塑件或带有侧向分型 与抽芯(几个方向分型或抽芯) 、且抽芯机构在动模时的小型精密塑件采用单型腔单分型 3 面模具;2)塑件外观质量、尺寸精度要求高而采用点浇口时,用单型腔多分型面模具;3) 尺寸精度要求一般的中小型塑件用多型腔单分型面或多型腔多分型面模具。 (三)选取标准模架及浇注系统形式和浇口位置 根据制件的
4、几何结构和外形尺寸或外观要求和成本确定标准模架的尺寸,进行相关零 件强度或刚度的计算。 浇注系统包括流道和浇口的形状、位置和尺寸。 (四)确定零件是否有侧向抽芯机构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是当有些塑件有侧向的凹凸形状的孔或凸台时,须先把侧向的凹 凸形状的瓣合模块或侧向的型芯从塑件上脱开或抽出。 (五)确定冷却形式 (1)冷却水孔应尽量多、孔径应尽量大 (2)冷却水道至型腔表面的距离应尽量相等 (3)交口处应加强冷却 (4)降低出水与入水的温差 (5)冷却水道应避免接近熔接痕不为,以免熔接不牢影响塑件的强度 (6)冷却水道的大小要易于加工和清理 (六)确定顶出方式、顶杆尺寸和位置 (1)推杆的位置应
5、选在脱模阻力大的地方及设在塑件刚度较大处以免苏简便性损坏。 (2)推杆的表面一般应高出型芯或型腔表面 0.05-0.1mm,这样不会影响塑件以后的 使用。 (3)推杆与其配合的孔一般采用 H8/f7 的配合,配合长度取直径的 1.5-2 倍,通常 不小于 10mm。 (4)在保证塑件质量和顺利脱模的前提下,推杆的数量不宜过多,以简化模具和减 4 少对塑件的影响。 (七)拉料杆形式的选择 常用拉料杆的形式:Z 形拉料杆、锥形或沟槽形拉料穴、球头形拉料杆、分流锥形拉 料无推杆的拉斜穴等。 (八)排气方式的设计 排气方式分为排气槽排气和利用模具零件配合间隙排气两种。 (九)使用 CAD 软件绘制三维
6、零件图、分模 使用 CAD 软件绘制三维产品零件图、分出凸凹模、调用模架、设计浇注系统、推出 系统、冷却系统等相关结构。 (十)绘制全部零件图,校对、审核 (1)模具总装图应包括全部组成零件,要求投影正确,轮廓清晰。 (2)通常将产品零件图绘制在模具总装图的上方,并注明名称、材料、收缩率、绘 制比例等。 (3)按顺序将全部零件的序号编出并填写零件明细表。 (4)标注技术要求和使用说明标出模具的必要尺寸。 (5)绘制主要零件。 三、实习的收获与体会 一个月在漫长的大学四年中或许只是短暂的一小部分, 但所学到的却远远地超过了时 间所能包含的。期间,我紧张过,挫败过,努力过,开心过,醒悟过,自信过。这些从未 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以前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实习中,我采用了看、问、 亲自动手等方式, 对在工作中人与人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了解, 分析了人与人之间的特点, 我深深地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实际应用中的专业知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