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某养猪场实习报告养猪场实习报告 一、一、实习背景实习背景 畜牧养殖业是一个技术性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 要求学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 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能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能够活学活用。由于东平县 的畜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学校安排了我们在东平县的某 一养猪场进行了实习,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二、二、实习内容实习内容 在养猪场实习的内容很多,下面主要对当前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 猪法的实习情况进行报告。 生态养猪法又叫自然养猪法、 发酵床养猪法等, 是针对我国养猪业生产特点, 特别是以家庭为单位的适度规模养猪为主而设计, 充分考虑了家庭适度规模生产 特点的一种养
2、猪方法,具有无臭味、节省成本、提高猪群抗病能力等特点。共含 自然养猪法基础知识、猪舍建设规范、发酵床制作和饲养管理工艺四大部分。 一一自然养猪法基础知识自然养猪法基础知识 所谓自然养猪法,就是以发酵床为核心,在不污染自然环境的前提下,以生 产绿色猪肉产品为目标,尽量为猪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等福利待遇,使猪健康快 速成长,无污染、高效、新型的一种科学养猪方法。具体地讲,就是在猪舍内设 置 80100 厘米深的发酵床,以锯末和农作物秸秆等为垫料原料,在垫料上接种 芽孢杆菌等多种复合有益微生物,猪粪尿直接排泄在发酵床上,利用猪的拱掘习 性, 加上人工辅助翻耙, 使猪粪尿和垫料充分混合, 通过有益微生物
3、菌落的发酵, 猪粪尿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分解和转化。 这种养猪新技术可以大大缓解传统规模 养猪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质量安全等问题,并有显著的节能增效等特点。因此,有 人称自然养猪法是传统养猪业的一场革命。 自然养猪法的主要科学依据:一是利用空气对流和太阳高度角原理,因地制 宜地建设猪舍;二是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处理粪尿,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三是利 用温室和凉亭效应,改善猪只体感温度;四是利用有益菌占位原理,增强猪的抗 病力,提高饲养效益和猪肉品质。 和传统养猪法相比,自然养猪法是一种新型、高效的科学养猪技术。这种技术通 过在猪舍设置发酵床,充分利用有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猪 粪尿的处理方
4、法,大大改进了传统饲养管理方式。与此同时,自然养猪法在猪舍 的设计建造方面有着特殊的技术规范和要求,这也是二者最大的不同。 自然养猪法主要有五个方面的优点。一是猪舍易建。自然养猪法猪舍的建造 应坚持“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就地取材,经济实用”的原则,风格可以多样化, 几乎不新增加成本。猪舍发酵床垫料以锯末、稻壳和农作物秸秆为主,易取材, 成本低,便于推广。二是节能增效。不用清扫猪圈和粪尿,仅做喂料、翻耙垫料、 清扫饲喂台、调整湿度等工作,一般每人可饲喂 8001000 头猪,节省劳力 30 50;除饮用水外,猪舍基本不再用水,节水 7590%;猪在垫料上拱食菌 体蛋白、 酵母素, 可有效改善肠道
5、环境, 提高饲料转化率, 可节省饲料 10%15%; 猪在垫料上活动, 恢复了自然习性, 应激性小, 基本无病原菌传播, 减少了药残, 死亡率可降低 4%。三是生态环保。养猪场内外无臭味,氨气含量显著降低,养 殖环节消纳污染物,发酵垫料可变成好的有机肥料,从根本上解决了粪便处理和 环保难题,实现“零排放”和生态环保养殖。四是效益显著。用自然养猪法养的 猪增重快,平均日增重 800 克以上,饲料报酬率高,肉料比在 12.6 左右,可 提前 1015 天出栏,每出栏一头育肥猪可新增 100 元以上。五是安全放心。自然 养猪法从环境、 生产等各个环节实现了生态养殖, 猪肉产品肉色红润、 纹理清晰,
6、肉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强。 二二猪舍建设规范猪舍建设规范 1、猪舍 猪舍一般宽 46 米,长 820 米,立柱高 1.82 米,顶高 3 米左右。座北 朝南,屋顶要做好保温隔热设计,以利冬季保温及夏季隔热,房顶设有可自由开 闭的窗子,阳光可照射整个猪床面积三分之一,南北墙可设大窗或使用卷帘,并 且从太阳升起至太阳落下,可照射整个猪床的每个角落,这样可使猪舍内部的微 生物可适宜地生长繁殖。 如果用温室大棚模式,养猪大棚跨度一般为 45 米,长度为 2025 米,四 周围栏高 1.01.2 米,支撑大棚可用空心砖等材料砌成,棚高一般在 2.73.0 米。材料可选用钢筋、水泥等材料,顶部覆盖塑料薄膜、编织布、草帘等。大棚 四周不设围墙,夏天等于是个凉棚,冬季放下塑料薄膜就成为一个暖圈,冬暖夏 凉,为猪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2、猪圈 通常每间猪圈净面积约 25 平方米,可饲养肉猪 1520 头。一般每头猪占地 1.2-1.5 平方米。向地面以下深挖 5090 厘米。 3、建造发酵床的注意事项 (1) 、 通气:每个猪栏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