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 共 14 页 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特性计算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特性计算 1 1 绪论绪论 可燃性混合气体的爆炸是生产生活,特别是化工生产中极为普遍的爆炸现 象。气体混合物有两种:一种是单一的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另一种是多种可 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这两种气体混合物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爆炸,只有 在一定的爆炸浓度范围,并需要一定的能量点燃,才可能发生爆炸。由此可知, 对气体混合物爆炸的爆炸极限和最小点火能的测定相当重要, 对生产生活特别是 化工生产也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可燃气体的燃烧、爆炸是最严重的灾害性事故。最近几年,我国城市天然气 及煤矿瓦斯爆炸重特大事故频频发生,给国家和人民
2、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直接 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掌握防火防爆技术,了解可燃性混合 气体的爆炸特性,掌握可燃性混合气体爆炸极限、最小发火能量的计算方法,以 及进一步了解并掌握其危险特性,特做此课程设计。通过对爆炸极限的研究可以 了解爆炸与燃烧与可燃物浓度的关系,以及最小发火能对其危险性的影响。燃烧 与爆炸是非常激烈的化学反应,特别是爆炸,其反应速度非常快,反应的过程很 难控制,如果不是按照人的意愿进行,只要其一发生,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故 只有认识其本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它们产生的危害。 2 2 爆炸极限爆炸极限 2.1 2.1 爆炸极限理论爆炸极限理论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
3、、粉尘或纤维)与空气(氧气或氧化剂)均匀混合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时,遇到明火或一定的引爆能量便立即 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 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上限,爆炸浓度的上限、下 限之间称为爆炸浓度范围。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组成下都可以燃烧或爆炸, 而且燃烧(或爆炸)的速率也随组成而变。实验发现,当混合物中可燃气体浓度接 第 2 页 共 14 页 近化学反应式的化学计量比时,燃烧最快、最剧烈。若浓度减小或增加,火焰蔓 延速率则降低。当浓度低于或高于某个极限值,火焰便不再蔓延。可燃气体或
4、蒸 气与空气的混合物能使火焰蔓延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反 之, 能使火焰蔓延的最高浓度则称为爆炸上限。 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 若其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或爆炸上限以上,便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体或蒸气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 有时也用 单位体积可燃气体的质量表示。混合气体浓度在爆炸下限以下时含有过量空气, 由于空气的冷却作用,活化中心的消失数大于产生数,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若浓 度在爆炸上限以上时,含有过量的可燃气体,助燃气体不足,火焰也不能蔓延。 但此时若补充空气,仍有着火和爆炸的危险。所以浓度在爆炸上限以上的混合气 体不能认为其是安全的。 2
5、.2 2.2 爆炸极限计算方法爆炸极限计算方法 当混合气体燃烧时,燃烧波面上的化学反应可表示为 A+BC+D+Q 式中 A、B 为反应物;C、D 为产物;Q 为燃烧热。A、B、C、D 不一定是 稳定分子,也可以是原子或自由基。化学反应前后的能量变化可用图(1)表示。 初始状态的反应物(A+B)吸收活化能正达到活化状态,即可进行反应生成终 止状态的产物(C+D),并释放出能量 W,WQ+E。 能量能量 II E I W Q III 时间时间 图(图(2-1) 假定反应系统在受能源激发后,燃烧波的基本反应浓度,即反应系统单位体 积的反应数为 n,则单位体积放出的能量为 nW。如果燃烧波连续不断,放出的 能量将成为新反应的活化能。设活化概率为(1),则第二批单位体积内得 第 3 页 共 14 页 到活化的基本反应数为 anW/E,放出的能量为nW2/E。后批分子与前批分子反 应时放出的能量比定义为燃烧波传播系数,则 )1( / 2 E Q E W nW EnW (2.1) 现在讨论的数值。当2002 年 01 期 8:田贯三 , 于畅 , 李兴泉 2006 年 03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