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机电系统设计机电系统设计 学学 院:院: 机械学院机械学院 专专 业: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姓 名:名: 学学 号:号: 年年 级:级: 任课教师:任课教师: 20122012 年年 1212 月月 2020 日日 2 目目 录录 第一章 前 言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1 机器人技术概述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2 国外机器人技术发展情况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3 设计任务 . 4 第二章 总体设计 . 5 2.1 整体分析 . 5 2.2
2、各部分分析 . 5 2.2.1 机械部分 5 2.2.2 电气部分 6 第三章 机械结构设计 . 7 3.1 底部设计 . 7 3.2 臂部设计 . 8 3.3 腕部设计 . 8 3.4 手部设计 . 8 第四章 电气结构设计 . 9 4.1 计算机与 AT89S52 通信 9 4.2 AT89S52 控制舵机. 10 第五章 程序分析 . 12 3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第一章 前言 1.1 机器人技术概述 机器人技术是现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最高成果,涉及诸多学科,是当代科学技术发 展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机器人技术产物,机械手在工业生产中的 应用非常普遍。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成本
3、上升等因素,我国许多企业已经开始将部分生 产交给工业机器人处理, 特别是在条件较为恶劣的环境, 工业机器人发挥了稳定、 高效、 适应能力强的特点。 机器人技术是二十世纪的一项重要明,它的问世和应用在减轻劳动强度,提高生产 率,把人从危险、恶劣环境下劳动替换出来等方面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并且在宇宙、 海洋开发及军事技术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各类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 用。 1.2 国外机器人技术发展情况 国外机器人领域发展近几年有如下几个趋势: 1.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做和维修),而单 机价格不断下降。 2.机械结构向模块化、可重构化发展。 例如关节
4、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 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国外已有模块化 装配机器人产品问世。 3.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基于 PC 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 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渐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易操作性和可维修性。 4.机器人中的传感器作用日益重要, 除采用传统的位置、 速度、 加速度等传感器外, 装配、焊接机器人还应用了视觉、力觉等传感器,而遥控机器人则采用视觉、声觉、力 觉、触觉等多传感器的融合技术来进行环境建模及决策控制;多传感器融合配置技术在 产品化系统中已有成熟应用。 5.虚拟现实技术在机
5、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如使遥控 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4 6.当代遥控机器人系统的发展特点不是追求全自治系统,而是致力于操作者与机器 人的人机交互控制,即遥控加局部自主系统构成完整的监控、遥控操作系统,使智能机 器人走出实验室进入使用化阶段。 1.3 设计任务 本次课程设计实验对象为深圳德普施公司制造的六自由度机械手,该机械手采用电 机驱动实现了伸缩、旋转、夹物等动作,共有六个自由度,我们主要对六自由度机械手 的物理结构,关节安排,运动分析,驱动电路及程序控制进行研究。 5 第二章 总体设计 2.1 整体分析 六自由度机械手由舵机、铝
6、合金支架、单片机、控制板等部分组成,六个舵机分别 控制六个转动关节,每个关节设计最大转动角度,以此来控制机械臂的运动范围,机械 手应有装夹功能, 因此设计一个机械式手钳机构; 机械手采用 AT89S52 微控制器控制舵 机的工作,其与80C51 产品指令和引脚完全兼容。用 PC 机编写好程序后,烧入控制器 中,可以实现机械手的旋转、伸缩、装夹等功能。六自由度机械手实物图如下: 2.2 各部分分析 六自由度机械手分为两个部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机械部分主要是机械手的结 构,关节安排,材料选择等;而电气部分主要是机械手的控制选择,运动分析,程序指 令,电路布置。电气部分控制机械部分实现规定的各项运动。 2.2.1 机械部分 机械部分由机身、臂部、腕部和手部四个部分组成,共有 6 个自由度,每个关节都 由一个独立的舵机控制, 其中 J1 能够实现机身 360的旋转, 臂部 J2 和 J3 用来控制机 械手在空间的位置,腕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