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报告 项项 目目 名名 称称:基于单片机制作的起重量限制器基于单片机制作的起重量限制器 所所 属属 课课 程程: 智能仪器设计智能仪器设计 设设 计计 日日 期期: 班班 级级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成成 绩绩 2 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报告说明说明 一、写报告前,请认真阅读课程设计报告说明 。 二、打印装订要求 1、一律用 A4 纸,双面打印,并左侧装订,一式 1 份,并同 时上交电子版(电子版上传邮箱 ) 。 课程设 计报告说明页也打印。 2、课程设计概述部分课程设计概述部分占一页;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内容长度内容长度根据实际需 要填写;结论和结论和指
2、导教师评语及成绩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单独占一页。保证打印格式工 整。 三、报告内容要求 1、课程设计目的结合实际自己写,不要雷同 2、课程设计要求按下发的设计题目写 3、 课程设计原理简要说明所完成课程设计项目所涉及的理论 知识 4、课程设计内容 这是课程设计报告极其重要的内容。概括 整个课程设计过程。 (最好在上述内容基础上画出相应的流程 图、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再配以相应的文字进行说明。 ) 3 一一、课程设计概述课程设计概述 1 1、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目的 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基于单片机制作起重量限制器,核心处理器是 C8051F340 单片机,传感器采用拉力传感器。系统只需要外界 220
3、V 电源,实现 了最大量程 20T 和运行、密码、检测、零点、标定、额重、超载的设定、报警及 控制等功能。 2 2、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求 1) 按键:功能之间的切换、数码管间切换、调节增加、调节减小。 2) 数码管:4 位数码管所有数据都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3) 量程:安全量程是最大量程的 90%,预警量程是最大量程的 100%,超载 量程是最大量程的 105%;最大量程 20T。 4) 功能:运行、密码、检测、零点、标定、额重、超载。 5) 界面: (1)运行界面:正常运行。 (2)输入密码。 (3)进行 AD 采样。 (4)显示所测重量。 (5)判断是否有预警 /超重 6) 灯:运行、
4、预警、继电器的控制。 7) 喇叭:报警频率不一样。 3 3、课程设计原理、课程设计原理 (1)单片机的管脚与对应外部电路的连接,利用单片机处理输入输出数据。 (2) 拉力传感器的使用, 通过处理电路将信号转换成单片机可以处理的信号。 (3)数码管位选驱动使用的是 4 个 PNP 型 8550 三极管进行控制;驱动数码 段选的是 ULN2803 芯片 (4)调解部分是通过按键进行参数的调节。 (5)显示部分使用的是 0.4 寸四位共阴数码管型号为 SR420501。 4 (6)程序的设计,理清控制先后顺序和逻辑,利用 C51 语言进行设计,绘制 流程图。 (7)电源的转换,首先是利用变压器将 2
5、20V 的交流电变压成 6V 的交流电, 然后通过桥式整流送到 LM7805 进行变压成 5V。因为 CPU 供电是 3.3V,所以在此 必须做一个 5V 变成 3.3V 的电源。 (8)功率驱动环节采用继电器驱动。 二、二、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一、一、硬件硬件设计设计 1 1,原理设计,原理设计 1.11.1系统基本原理系统基本原理 图1-1 起重量限制器系统构成 系统组成如图1-1所示,整个系统是在系统软件控制下工作的。仪表通电后, 在称重过程中由货物重量经荷重传感器的信号转换,输出相应的毫伏电压,这个 微弱信号通过运算放大器放大和标度变换转送A/D转换器。本系统的A/D转换器采 用
6、了V/F型积分转换器,它将输入的模拟信号转换成相应的以脉冲序列方式的频 率输出。单片机C8051F340严格控制每一次采样时间,保持每一次计数的闸门时 间间隔的一致性。单片机通过应用程序,把当次的采样频率f进行标度转换形成显 5 示器可使用的串行代码数据。在测量荷重期间,系统可随时接受人机对话请求。 人机对话仅通过键盘接受校正值。 校正有两个内容,其一,“零点校正”,按 “设置”键,将空负荷下的采样值记录下来存入EEPROM型号为24LC02B;其二, “斜率校正”,将标准重量(砝码)作为秤重对象放入托盘,按“校正”键,单 片机将采样值记录下来并通过计算将新的斜率存入EEPROM型号为24LC02B。 1.21.2拉力传感器拉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的基本原理 拉力传感器又叫电阻应变片,其工作原理:金属电阻应变片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