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毕业设计 题目:论我国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及其发展 2 摘 要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稳定安全的能源 供应。本文根据国内外石油供应的形势,结合我国石油消费和石油储备工程的现 状,介绍了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及石油储备库的建设状况,借鉴其它主要国家石 油储备的情况,说明我国进行石油储备的必要性, 同时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在分 析今后发展方向的同时,剖析了在发展中会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案,并在完善 相关法律法规、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实行税收 政策和部分商业化运作等方面对石油储备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能源 石油储备 储备库 石油统计 3
2、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4 第二章 中国能源问题分析 4 第三章 缓解我国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 5 3.1 共同勘探开发石油资源. 5 3.2 石油管道建设 5 3.3 促进中国与中亚石油贸易的思考 5 3.3.1 加强上海合作组织的合作舞台作用 5 3.3.2 建立我国石油期货市场,培养期货人才 5 3.3.3 鼓励中国大型石油企业”走出去” 5 3.3.4 建立完善石油商业储备 5 3.4 严峻的石油安全形势要求我国尽快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6 3.4.1 石油在政治、军事和外交关系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6 3.4.2 国际油价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基本供需关系而独立运行. 6 3.4.3 国家石油
3、安全问题呼唤石油储备体系. 6 第四章 石油储备现状及问题 7 4.1 石油储备定义:. 7 4.2 我国进行石油储备的必要性 7 4.3 石油储备现状. 7 4.3.1 国外石油储备情况 7 4.3.2 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建设. 8 4.3.3 我国的石油储备管理机构 9 4.3.4 我国石油储备油库建设状况. 10 4.3.5 石油储备油库宜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 11 4.4 我国的石油储备体系 11 4.4.1 是一个体系化的建设过程. 12 4.4.2 分三阶段建设,选址更加多元. 12 第五章 能源储备发展方向及解决方案 13 5.1 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3 5.2 确保规模
4、,坚持分步走和多元化储备策略。. 13 5.3 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13 5.4 石油统计和报告制度。. 13 5.5 多方筹资,实行税收政策和部分商业化运作. 14 5.6 加强石油储备体系建设的国际合作. 14 结 论 14 参考文献 15 4 论我国石油储备的必要性及其发展 第一章 绪论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稳定安全的能源 供应。其中石油的地位尤其突出,在过去的 20 年间,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 需求,中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强。 从 1993 年,即变成石油净进口国的那年起,中国便启动了关于建立战略石油 储备的讨论。但是,直到 2001
5、 年,中国才正式确定其战略石油储备建设项目。3 年后,即开始了第一批项目的建设。 建立战略石油储备项目的目标,是降低石油供应异常中断的影响。据报道, 国际能源组织订立的战略石油储备标准,应为该国 90 天的石油净进口量。 中国正 努力达到该标准。 在实施战略石油储备计划前,中国仅能依靠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商业 石油库存,但其却远远无法达到 IEA 设定的标准。 计划储备 4.4 亿桶石油的计划, 是在 2010 年 3 月份净进口量的基础上确定的。 但应当注意的是,中国的石油净进 口量正大幅迅速增长,因此要达到上述标准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中国已下决心,预计用 15 年的时间来完成三个阶段
6、的建设,总投 资将达到 1000 亿元。设备的建设由中国国内的石油公司负责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 中国能源问题分析 2.1 中国对外石油贸易受大国制约。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石油企业相比,我国的石油企业成长较晚,像中石油、中 石化这样的大型石油公司,在国际市场与国外的石油大鳄竞争中,仍存在管理、技 术等方面的差距。世界主要的优良石油产区基本已被像美国埃克森美孚、法国道 达尔、 荷兰壳牌、 英国 BP 等知名公司所控制,不论是在中东还是中亚,都有美俄日 等国家疯狂追逐石油的身影。 2.2 石油进口对外依存度较高。 对外依存度上升意味着能源安全系数在下降。2001 年我国石油消费对进口 的依赖程度只有 29.1%,2006 年上升到 47.3%,2008 年更是达到了 49.8%,比上年提 高 1.4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逐年增加。如此高的对外 依存度很容易使我国的石油安全受制于人。 中国来自海外的石油需求有可能会被 某些大国干扰或中断,同时主要产油区动荡的政治环境和诸多不稳定因素给我国 的海外石油进口带来很大隐患。 2.3 中国缺乏自己的石油期货市场。 中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