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与处理浅谈声乐作品中的情感表现与处理 内容摘要内容摘要:声乐作为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带给人的不仅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的愉 悦。情乃歌之魂,歌系情之本。在演唱声乐作品时,首先要领悟作品中的情感元素,体会到创作者的思想 理念以及需要抒发的个人情感。其次要用精湛的演唱技巧加上一颗富有激情的心去演唱,认真思索,把最 真挚的感情通过歌曲展现出来,使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歌曲感情完美统一,这样才能使声乐作品产生强大的 艺术魅力。 关键词:艺术处理关键词:艺术处理 情感表现情感表现 艺术形象艺术形象 音乐是对外界事物的态度, 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体 验。黑
2、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心情的艺术,直接的对着心情,音乐是精神,是 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的声音,引起自身的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把内心 深处情感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是心灵免于压抑和痛 苦。”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 情乃歌之魂,歌系情之本。声乐的艺术魅力取决于对声乐情感的把握和韵味 的表现,歌唱中的情感因素是声音的灵魂和砥柱,而中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又有着 独特的发展历史及艺术韵味 【1】。古今中外著名的歌唱家无一不是以情带声、以 情唱字、以情行腔的,情之所至,音之所至。好的艺术作品需要成功的演唱,而 成功的演唱则需要演唱者深情细腻的艺术处理,
3、贴切完美的韵味把握,只有在雕 饰歌曲时先韵情,在动声之前先动情,即“未成曲调先有情”,才能以己之心去 感人之心,达到心理的共鸣。 我们知道歌唱是最富情感艺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歌唱者通过自身心 理情感准确、激情的发挥,能和观众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情感与情感的碰撞,使 双方得到美的洗礼和陶冶,引起观众的心里共鸣,得到精神上的升华和力量上的 鼓舞。因而心灵是赋予歌声以生命和魅力的源泉,没有真实的情感,不从心灵去 把握歌唱的真谛,就难以震撼观众的心灵,点燃观众情感的火焰。 一、文化知识修养是情感表现的文化基础一、文化知识修养是情感表现的文化基础 达尔克洛兹 名言:“对于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
4、的过程不如说是 一种情感的过程。”不同的乐曲、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的变化都表现 出他们各自的风格及不同的情感。首先歌曲的思想、情感是靠文字来表达、靠声 音来表现的。曲谱和文字的结合,歌唱者要认真研读词与谱。通过音乐和文字, 对歌词精心琢磨。其次研究和了解歌曲情感的内在含义,分析音乐作品的情感倾 向,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风格特征等。第三从音乐 要素入手,把握音乐情感,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第四善于观察生活、体验 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知识,同时还要丰富和加强自身文化艺术修养,尽可能地接 触和学习各种不同门类的艺术形式和不同风格、体裁的艺术作品,扩大自己的艺 术视野,
5、加强艺术感知和想象能力,把自己融入到作品的情感世界之中,并借助 自己的丰富经验与艺术修养来演绎作品,实现艺术的二度创作,以便能准确地将 作品特定的情感和风格表现出来。 二、声情并茂是情感处理的核心要素二、声情并茂是情感处理的核心要素 我国著名音乐评论家赵枫先生认为“音乐最长于抒情,即使以音乐来状物、 写景,也是为了抒情。”音乐是最善抒情、最长于通过抒情来达到艺术的目的和 人的观念形态的 【2】。所谓声情并茂就是“声为情役,腔为情设”,“情之所至, 音之所生”。 “声”是声乐演唱的基础, “情”声乐演唱的灵魂。离开了“声”, “情”便成了无矢之的;离开了“声”,声乐作品就无法展现。因而歌唱中的声
6、 情并茂,是歌唱的声音与歌唱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要达到和谐一致,不仅要有 动听的声音还要有动人心弦的情感。 “声情并茂”不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一种 有意识的心理作用的产物。例如:演唱松花江上中“爹娘啊爹娘啊” 的呼天抢地似的旋律出现时,歌曲的情绪达到最高潮,在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 藏着巨大的力量,它激励人们起来战斗,抗日救国,收服可爱的家乡。歌曲是因 为字音而发声,而发声则根据感情而表意,歌曲艺术不是单纯的追求歌唱技巧的 艺术,而是十分重视歌唱感染力的艺术。歌唱者要发挥最佳的演唱水平,声音固 然重要,却不能忽视情感的表现 【3】。这两大要素的结合十分重要,声与情是相 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推动的,如果只重视技术而忽略艺术表现,发声技巧就 成了没有灵魂的空架子, 只有在演唱时真正做到技艺结合、 声情并茂, 才能准确、 生动、完美地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情感。 三、情感处理是增强三、情感处理是增强艺术艺术魅力的重要方式魅力的重要方式 “情感”是声乐重要的艺术元素。情感处理是将人的情感与声乐作品相互配 合起来,演唱者融入情感,对情感进行修饰或改变,从而让整个演唱过程变得有 声有色。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