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报告书报告书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 数据库系统理论数据库系统理论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专业班级 学学 号号 姓姓 名名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20112011 年年 12 12 月月 目录目录 1 设计时间 . 3 2 设计目的 . 3 3 设计任务 . 3 4 设计内容 . 3 4.1 需求分析 4 4.1.1.数据分析 . 4 4.1.2.功能分析 . 4 4.2 系统设计 4 4.2.1 概念结构设计 . 4 4.2.2 逻辑结构设计 . 8 4.2.3 物理结构设计表 . 9 4.3 系统实施 . 11 4.3.1 数据库实
2、现 11 4.3.2 数据载入 15 4.4 运行与测试 . 17 4.4.1 运行与测试 17 4.4.2 分析 21 5 总结与展望 . 21 参考文献 . 23 成绩评定(与参考文献在一页) 23 1 设计时间 17 周(2011 年 12 月 192011 年 12 月 25 日) 2 设计目的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是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之后,进行的一次全 面的综合性练习,是软件工程专业必要的集中实践环节。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的目 的在于加深对数据库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使用数据库进行软件设计的基本方 法,提高运用数据库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终实现对于给定的应用环
3、境,构造最优的数 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满足各种用户的应用需 求。此次课程设计也为同学将来的毕业设计和具体工作实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设计任务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 其系统概述为: 研究生招生信息的管理工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考生报名,第二阶段是考 生成绩统计,第三阶段是录取情况统计。 第一阶段,每个考生需要填写一张表,表的内容要包括自己的简历及报考情况。这些 信息会作为考生档案由招生人员保管,并应用于其他统计工作阶段。 第二阶段,对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当考生成绩都公布之后,将把每个考生的各科成绩 汇总起来,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同时统计出各科的
4、及格率、不及格率及各分数段的考生 人数来,由此来分析本年考生的质量和水平。 第三阶段,进行录取后的统计。当录取名单确定之后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本年的录取 情况,如统计录取生的成绩、年龄、来源等情况,并进行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的比较 等。由此获得本年研究生的录取情况。 4 设计内容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 根据各个阶段的主要功能生成相关表: 一 考生报名阶段: 每个考生都要将自己的简历和报考情况填入一张表中。这些信息将作为每个考生的档 案,由招生人员管理,后两个阶段的统计工作要用到这些档案。 二 考生成绩统计阶段: 对考生成绩进行统计。当考生成绩都评出之后,招生人员将把每个考生的各科成绩汇 总
5、起来,计算出总分、平均分,同时统计出各科的及格率、不及格率及各分数段的考生人 数来,由此来分析本年考生的质量和水平。 三 录取情况统计阶段: 进行录取后的统计。当录取名单确定之后,招生人员要进行统计、分析本年的录取情 况,如统计录取生的成绩、年龄、来源等情况,并进行计划招生数和实际招生数的比较等。 由此获得本年研究生的录取情况。 4.1 需求分析 4.1.1.数据分析 (1)建立考生信息档案表,内容包括:考号、姓名、性别、年龄、政治面貌、是否 应届、学力、来源、报考专业、报考类别。 (2)建立考生成绩统计表,内容包括:考号、姓名、政治、外语、基础科目、专业 基础科目、专业科目。 (3)建立录取
6、名单表,内容包括:考号、录取单位、复试科目、复试成绩。 (4)建立录取情况分析表,内容包括:专业代码、专业名称、计划内招生数、计划 外招生数。 4.1.2.功能分析 (1)考生档案录入 (2)考生成绩录入 (3)成绩汇总管理(总分,平均分,及格率等) (4)录入管理 4.2 系统设计 4.2.1 概念结构设计 E-R 图是分为两部分实体和属性,每个实体可以有多个属性,这些属性用来表示实体 的性质。不同实体之间可以用关系进行连接,表明各个实体之间的内在联系。实体之间的 关系包括一对一的关系(1:1) ,一对多的关系(1:N)和多对多的关系(N:M) 。 研究生招生信息管理系统的总体 E-R 图以及各个实体和实体之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