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 毕业设计( (论文) ) 题目题目: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原理与故障诊断 学学 院院: * 专专 业业: 汽车电子技术 学学 号号: * 学生姓名学生姓名: *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 日日 期期: 2012.03.08 - 2 - 摘摘 要要 汽车制动车轮防抱死技术是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装用车轮防抱死系统 (ABS)的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制动时,特别是紧急制动工况,不仅能较好利 用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潜在附着力, 提高骑着抗滑的方向稳定性, 保持转向操作性, 而且能充分发挥制动效能,缩短制动距离,提高整车的安全性能本文主要介绍汽 车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和
2、 ABS 系统的电 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还介绍了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中的 ABS 的故障灯,ABS 晓得使用和检修。由车轮防抱 死系统(ABS)的基础来引出其工作原理,分析 ABS 工作原理的同时进行控制装 置的介绍。比较装置设备的优略,全方位的分析最终得出结论。 关键词:关键词: 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 - 3 - 目目 录录 1. 车轮防抱死系统(车轮防抱死系统(ABSABS) . 3 1.1.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技术介绍 3 1.2.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分类 4 2. 车轮防抱死系统(车轮防抱死系统(ABSABS)的
3、组成与原理)的组成与原理 . 4 2.1.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结构组成 4 2.2. 制动系统工作过程 . 6 2.3.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作用 7 2.4. 车轮防抱死系统(ABS)的控制原理 7 3. 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电控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BS)的检修)的检修 11 3.1. 检修 ABS 的注意事项 . 11 3.2. ABS 故障检修的一般步骤 . 11 3.3. ABS 主要部件的检修 . 12 结语结语 . 13 致致谢谢 . 14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5 - 4 - 1 1 车轮防抱死系统(车轮防抱死系统(ABSABS) 1.1 1.1 车轮防抱死系统(
4、车轮防抱死系统(ABSABS)的技术介绍)的技术介绍 人们在汽车的使用中发现,在湿滑的路面上行驶时,施加的制动力过小, 会延长制动距离,降低行驶的安全性;施加的制动力过大,车轮被抱死,不仅不 能有效地缩短制动距离,还会造成汽车侧滑、调头、失去控制,同时降低了安全 性;只有对车轮施加适当的制动力 ,防止车轮抱死,才能提高制动速度,缩短 制动距离,使汽车平稳停止。 汽车是利用地面和轮胎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减速的。制动时,车体速度因为 轮胎路面之间的摩擦力作用而减小, 车轮速度因为制动蹄与车轮鼓之间的摩擦力 作用而减小。由于车速、载重、路面、车况等因素的影响,车速和轮速的降低并 不完全相同,总是存有一定
5、的差值,这一差值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打滑,也称为 滑移现象,即车轮已经停止转动,车体还在前行。在科学计算中,这一现象的程 度用滑移率来表示: 滑移率=(车速-轮速)车速100% 从上式可以看出,当车速等于轮速时,滑移率等于零,为正常行驶;汽车制动时, 车速和轮速值差越大, 滑移率越大; 停止之前, 如果轮速为零, 滑移动率为 100%, 为滑行状态。科学计算和实验证明,最佳制动状态不是出现在车轮抱死时,而是 出现在车轮与地面维持 20%滑移率时。此时,汽车制动不出现严重方向失控、侧 滑和甩尾等危险情况。 早在 20 世纪初,人们就开始研究制动防抱死技术。开始应用于飞机和铁路, 直到 50 年代后
6、期,ABS 技术开始用于汽车。其核心思想始终是避免使制动力像 开关一样,只把液压制动力控制在零或最大,而是根据车轮的减速情况,阶段性 地控制液压,使制动性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改善。 首先由轮速传感器测出与车轮或驱动轴共同旋转地传感齿轮的齿数, 从而得 到频率与车轮转速成正比的交流信号。轮速传感器的交流信号送入电子控制器, 电子控制器计算出车轮速度、滑移率和车轮的加、减速度,然后再由电子控制器 对这些信号加以分析,给压力调节器发出制动压力控制指令。压力调节器安装在 - 5 - 制动系统的制动总水泵与制动分泵之间,接受控制器的指令后,由压力调节器中 的电磁阀控制制动压力的增加或减小,从而调节制动力矩,使之与地面附着状况 相适应防止制动车轮被抱死。电子控制器还对 ABS 的其他元件进行控制,当这些 元件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