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电话机的焊接与安装电话机的焊接与安装 课程:课程:课程设计课程设计 教师:教师:XXXXXX 学院: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年级:年级:2009 级级 专业:专业:通信工程通信工程 姓名:姓名:XXX 学号:学号:XXXXXXXXX 2012 年年 9 月月 6 日日 1 目录 一 电话机的发展历史. 2 二 原理 3 2.1 极性转换电路 4 2.2 振铃电路 . 4 2.3 拨号电路 . 5 2.4 通话电路 . 6 三 电话机的焊接与组装 7 3.1 元件的选择 7 3.2 元件的焊接与安装 . 7 3.3 电话机的调试 9 四 收获与体会 . 1
2、0 2 1 电话机的发展历史电话机的发展历史 电的发现,为电话的发明创造了基础。 电话出现前,电报技术已经实用。 1854 年,法国的查尔斯布素尔提出用活动磁盘的通话原理,并进行了相 关的实验; 1857 年,意大利的梅乌齐穆西也发明了简易的电话装置; 1860 年,德国的菲利普赖斯利用他发明的电话装置第一次将一曲旋律用 电发送了一段距离。他把这个装置叫做“Telephone” ,即为“电话” 。 1876 年 2 月 14 日,美国人格雷向美国专利局申请要求在一年内停止审批关 于电话机的专利。他希望争取时间把已经研制成功的电话机再做改进,并提出在 三个月内将申请这一专利,然而,格雷仅仅晚去了
3、专利局几个小时,使电话发明 与他失之交臂。 1875 年 6 月 2 日,贝尔和沃森特之间的对话成为人类第一句通过电话传送 的语音而记入史册; 1876 年 3 月 7 日,贝尔获得发明电话专利,专利证号码 NO:174655; 1876 年 3 月 10 日,贝尔用他发明的装置,第一次发送了一句完整的话。这 一日被许多国家的电信部门作为电话发明的纪念日; 1878 年,美国设计并制成了人工交换机,配合磁石电话机,供多人使用; 1879 年,美国人康纳利等获得了自动电话交换机的专利; 1881 年,电话传入中国; 1883 年,英国人辛克莱获得自动电话机的专利; 1889 年,中国出现自行设计
4、制造的电话; 1892 年 11 月 3 日,投入使用的史端乔自动交换机,标志着电话交换发展到 机电式时代; 1896 年,美国人埃里克森发明了旋转式电话拨号盘; 1920 年,美国人坎贝尔发明了消侧音电话机电路; 1926 年,世界第一台大型纵横制电话交换机在瑞典投入使用; 1956 年 5 月 29 日,由于自动交换技术和设备的进一步完善,在比利时布鲁 塞尔和法国巴黎之间,开通了世界第一个全自动电话业务; 1963 年,斯图加特出现了第一个用按键盘的电话机,随后 CCITT 提出了“双 音多频”的发号方式; 1965 年,美国开通使用了第一台程控电话自动交换机; 1970 年,第一部程控交
5、换机在法国试验,这标志着数字电话的全面使用和 数字通信时代的到来。 3 2 原理原理 2.1 电话通信系统电话通信系统 电话通信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提供从任一个终端到另一个终端传送话音信息 的路由,这一系统必须包括终端设备、传输设备、交换设备三个部分。 在电话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就是电话机,基本功能是在用户发话时将语音 信号或语音信号,同时将对方终端设备送过来的电信号还原为语音信号。传输设 备是指终端设备与交换中心以及交换中心道交换中心的传输线和相关的设备。 交 换设备根据主叫用户终端所发出的选择信号来选择被叫终端, 使这两个终端建立 连接。 图 2.1 电话通信系统简单原理示意图 主叫用户摘机呼
6、出后, 立即启动用户电路, 自动交换机进行相关的识别工作, 并为主叫用户连接好一个收号设备,同时向主叫用户送出拨号音。主叫用户听到 拨号音后就可拨打用户号码。交换机能自动测试被叫用户的忙闲, 如被叫用户空 闲,则向被叫用户送振铃电流和向主叫用户送回铃音;如果被叫用户忙,则向主 叫用户送忙音。被叫听到铃响摘机应答后,自动停止振铃,两用户即可通话。通 话完毕挂机后,交换机自动拆线。 2.2 电话机构成的原理电话机构成的原理 电话机的基本功能是拨号、通话以及外线来电时振铃。由此,可画出电话机 的基本组成框图,如图 2.1。它由极性转换电路、拨号电路、通话电路、振铃电 路和装有受话器、送话器的手柄组成。 图 2.2 电话组成框图 极性转换电路:将交换机送来的极性不确定的直流电压,转变为极性固定而 且符合电话机极性要求的直流电压, 给电话机拨号电路、 通话电路提供直流电源。 拨号电路:由键盘、拨号集成电路和外围电路组成。它将键盘输入的号码和 4 符号转换成相应的双音频信号,送往交换机。 通话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