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实习报告 时间:2012 年 7 月 16、17、18 日 地点: 2012 年 3 月 26 日受公司外派到*专业知识的学习,截 止到 7 月 16 日已经在校学习了近四个月的理论知识,为了 充分体现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近期省局(公司)安排了一 次为期 3 天的实地学习机会,这次到福泉学习让我更近一步 的学习到烤烟生产每一个环节的关键技术。 由于平时在学校只进行理论的学习,所以很多实践性的 东西都很不熟悉。通过这次实习让我对烤烟生产有了更近一 步的熟悉,为我以后重返工作岗位巩固了业务基础。7 月正 是烟叶病虫害防治、成熟采收及烘烤时期,省局(公司)特 地安排了有针对性的理论学习及实地参
2、观。 一、 现场学习烟叶病虫害识别与防治 1、普通花叶病毒病(TMV) 轻型花叶:在叶尖或全叶表现明脉现象,稍重时出现斑 驳。重型花叶:早期发病,烟株矮化。叶色深浅不均,出现 黄绿相间症状。叶片厚薄不匀,泡斑明显。病叶边缘多向背 面翻卷,叶片皱缩扭曲,畸形,有时有缺刻或呈带状。此病 只能防治,无有效农药救治。 2、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MV) 叶片变窄、扭曲,呈拉紧状,表皮茸毛脱落,失去光泽。 有的病叶粗糙,叶基变长,侧翼变狭、变薄,叶尖细长。有 的病叶叶缘向上卷曲;基部出现黄绿色或深绿色泡斑。 强 2 致病株系:中下部叶片常出现沿主侧脉褐色坏死斑,或沿叶 脉出现对称的深褐色闪电状坏死条纹。
3、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 用 8%菌克毒克 1000 倍液、毒消 600 倍液等进行交替防治。 此病只能防治,无有效农药救治。 3、赤星病 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圆形,后期病斑 1cm2cm。病斑周围 有黄色晕圈,上面产生以病斑中央为圆心的同心轮纹,易破 碎。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深褐色或黑褐色粒状物(病害 田间诊断的依据) 。 天气干旱时,病斑中部常破裂,易穿孔。 严重时,许多病斑相互遇合,形成大的病斑。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封顶后)用 40%赤斑特或菌核净 500 倍、45%菌克 500 倍等药剂每 710 天喷一次,一般 23 次。 4、烟草黑胫病 发病条件:连作烟田、土壤带菌发病重;烟株现蕾以
4、前 为感病阶段,越小越易感病;高温多湿(气温 2432,相 对湿度 90%以上) 、烟田排水不良有利于病害流行,降雨是影 响流行的重要因素,因此,烟株处于感病阶段,高温多雨季 节,病害会大流行。发病规律:苗期发生较少,主要在大田 移栽后 5 月下旬开始发生,6 月中下旬(旺长期)达发病高 峰,少数推迟到封顶期。防治方法 :可用 75%甲基托布津可 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浇施,58%甲霜灵锰锌 500 倍、72.2%霜 霉威 600900 倍液等喷淋烟株茎基部或灌根 2-3 次。 5、根黑腐病 发病条件:土壤温度是影响根黑腐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3 田间发病的最适温度在 17-23之间。15以下
5、很少发病; 26以上,病害的严重程度逐渐减轻;30时,为害很小。 土壤 PH 在 6.4 以上或碱性时,根黑腐病很容易发生蔓延, 而土壤 pH 值为 5.6 或更低时,则不发病或很少发病。土壤 湿度大,尤其接近饱和点时,易于发病。低温多雨是该病严 重发生的主要气候因素。发病规律:与黑胫病相同。防治方 法:大田发病初期用 75%甲基托布津 5001000 倍液或 58%钾 霜灵锰锌 6001000 倍液喷淋烟株基部,也可灌根。 6、烟草青枯病 发病环境:高温(30 以上) 、高湿(相对湿度 90% 以上)是病害流行的主要气候条件,67 月间阴雨连绵有利 于病害发生,烤烟团棵期以后如遇高温干旱后骤
6、下暴雨的年 份,则比雨水调匀的年份易发病。地势低洼、土壤粘重、排 水不良的地块易诱发病害,尤以土温高(27 34 ) 、 湿度大的烟田发病重。线虫、地老虎等伤根害虫多的烟田发 病重。 连作田比轮作田发病重。 防治方法: 发病初期可用 200 单位/毫升农用链霉素每株用药 50 毫升灌根,隔 10 天 1 次, 连续喷施 23 次。 7、烟草根结线虫 防治方法:用 25%阿维菌素丁硫克百威水乳剂 2000 2500 倍灌根或用线虫必克 1.52.0 千克穴施防治。(目前没 有较好药剂防治,主要还依靠改善栽培条件) 8、白粉病症状 发病初期叶片上发生白色绒状霉斑,以后逐步扩展到整 4 个叶片,在叶片的正反面均可见白色粉状物。防治方法:发 病初期用 20%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 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 倍液、80%代森锌 5006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喷雾防治。 9、烟草气候斑点 病症状特点:初期为许多密集的不规则的水渍状小点, 直径mm3mm。 斑点常集中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