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习内容及总结 六月二十号我到*开始了我的实习生活。*是一所高中,整体情况偏文,学生在高二 上学期开始文理分科,大部分学生会报文科,大概有三分之一的学生选择学理。 当天下午我见到了我的指导老师*老师,她是高一十班的班主任,教物理,是一位中 级教师。 济源四中有一种制度:每周有五节公开课,包含高中开的各门课程,按顺序排,这周 轮不到的就排到下周。 学校领导很重视这五节公开课, 规定每节公开课必须有各个教学组的 老师听课,讲完课后学生下课,老师们要留下来评课。这是为了适应新课改而安排的,为了 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的平台, 转变教学方式, 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学校领导会听每一
2、节公开课,并在最后组织听课老师进行评课。 公开课安排在周二到周四,于是我从第二天早上开始跟着听课的老师一起去听公开课, 听老师们评课。还记得第一节公开课是张老师讲的衍射和干涉 ,自我感觉张老师结合着 作图将衍射和干涉讲的很清楚,但讲课结束后听老师们评课,竟然提出了一堆问题,虽然都 不是大问题,只是一些细节性问题,但仔细想一下那些问题确实会影响学生理解问题,影响 教学效果, 并且自我感觉如果是自己讲的话也会犯同样的错误。 第一节公开课让我认识到教 学是一个多么细致的工作, 它的细致不是像数学那样对数字要求的准确, 对思维要求的严密, 只是对于每一个教学细节不同的教学方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在
3、教学上没有最好的教学 方法,只有更合适的教学方式,教师面对的是一个活的群体,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 自己最优的学习方法,最佳的学习状态,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整体状况来选择教学方法,以 实现整个课堂的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一次听教师的评课, 感觉他们发现了许多自己发现不了 的问题, 许多在自己看来没有问题的教学过程在教师的眼里却有许多问题。 一个有教学经验 的教师更明白学生的学习特点、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更能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 觉得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尤其是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思维方式。 而关于对学生的接受能力和 思维方式的把握方面, 我很赞同石老师在一次评课当中所说的: 这是需要老师经
4、过多年的教 学和做题才能准确把握的。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开始积极地去听公开课,不光听物理的课程,也听化学的、生物的 甚至数学的、英语的,公开课的各种课程我都去听,在没有公开课的时候就去教室里听课。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学到了不少东西。 各科老师都会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去努力 准备每一节课,尽量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掌握需要掌握的,减少学生的课下学习任务 和压力。 四中每周一下午第四节开班会,到学校的第二周周一的下午我去找石老师,想听一次 班会。石老师告诉我,下午班会安排的主题是“男女生正确交往问题” ,她做了两个课件, 交给了班长,让他主持开班会,石老师不过去,她说我可以过去主持一下,我
5、说我去听 听,然后提前在办公室里看了一下课件。 第四节的时候,我来到十班,学生以为我要给他们开班会,我告诉他们,班会还由班 长主持,我只来听一下。班长打开了课件,学生们看到主题时,带着些许害羞地笑了,教室 里有些乱, 片刻后, 班长让大家安静下来, 开始按着课件和大家一起讨论。 课件制作的很好, 以很多问题的形式来让学生思考男女生究竟应该怎样交往,怎样的交往才是适当而有益的。 其中还有一些男女生交往问题的案例让学生分析。 班长偶尔会叫几个学生起来说一下自己对 一些问题的看法,学生也配合的不错。整体来说感觉这次班会来的不错,这是我第一次看一 个班长组织学生开一个有明确主题的班会, 我觉得这个班会
6、的主题是每个老师都不大愿意谈 而又对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的,但是交给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讨论,他们却可以自己去认识到 这个问题,去正视这个问题,这也许对学生更好。我觉得学生自己的问题交给他们自己去解 决也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期待着自己的课堂,希望可以给学生们上课,体会一下做老师的 真正感觉,也检验一下自习是否适合当教师,是否能当个合格的教师,能否教会学生。 终于,我讲课的时候到了,那天刚好石老师有点事,让我去给十班带下课。当时学生 们刚学完动能定理 ,石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习题,上课的时候讲解。我拿到习题,先自己 做了一遍,感觉习题还不错,大部分很简单,重在考察学生对动能定理的理解,和一些简单 的应用,学生只要掌握了动能定理的表达式,在做题的时候基本上套公式就行了。只有两个 题需要稍微思考一下,理清楚过程。我想学生应该大都做的不错,课堂上只需要我强调一下 动能定理的内容和表达式中各项所表达的含义,然后把习题中学生有问题的几道讲解一下, 帮学生把那两道较难题目的过程理清楚就行了。 可是当我走进课堂才意识到我高估那群学生 了。 我来到高一七班的教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