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鱼 类 学 实 习 报 告 摘要:摘要:通过对渔源水库的鱼类调查。主要对餐条这一鱼类进行了研究。主要调查 了其食性年龄繁殖与发育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及相关公式, 并取得大量可测 数据。通过研究对餐条可定性为水库水塘等养殖环境一野杂鱼类。本小组通过 采集和解剖的方法进行研究,并与其他小组分工合作测得其:最大的餐条也没有超 过 30CM, 由此验证了餐条属于小型鱼类。 餐条的背鳍为 79, 胸鳍为 1213, 腹鳍为 810, 臀鳍为 1214,餐条的侧线鳞为 4857,鳃耙 1520。餐条主要食用无脊椎动物,在肠道 的解剖中还发现了藻类, 有机碎屑, 寡毛类的尸体。 餐条体长于体重的关系式为W
2、=1.956 10 -2L2.928。本次实验数据真实可靠,实验方法过程值得推广。 关键词关键词:餐条 体长 体重 食性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材料与方法 材料主要有餐条,直尺,显微镜,天平,手术刀,镊子,手术剪。方法是先 进行鱼体的体表测量体长,体高,体重,鳍式,鳞式;再进行鳃和咽齿的观察; 最后进行鱼体内胀的观察生殖腺,肠道。 餐条(Hemiculler leucisculus)属鲤形目鲌亚科餐属,是一种繁殖快、生活 力强的小型鱼类。其形态特征是:体扁而长,头后背面平直,腹部略外凸,鳔 2 室。腹棱完全。侧线在胸鳍上方急剧向下弯曲,至臀鳍基底后方又弯折上行至尾 柄正中。头尖,口端位,口裂向上倾
3、斜。上、下颌几乎等长,眼大、侧位、背鳍 末根不分支鳍条是光滑硬刺,其长度短于头长。体呈银白色,背部为青灰色。 餐条在静水、流水中都能生长、繁殖。常群栖于水体沿岸区的上层,行动迅 速。从春至秋喜集群于沿岸水面游泳觅食,冬季则潜藏于深水层。普通 1 冬龄鱼 的性腺就可发育成熟,而东北地区需 2 冬龄才能达到性成熟。雄鱼第一次性成熟 个体体长约在 10 厘米左右, 雌鱼约在 11.5 厘米左右。 生殖季节一般在 5-6 月份, 2 东北地区延至 7 月份。怀卵量 0.8-1.8 万粒。产卵场所在水流较缓慢或静水的浅 水地带,产出的卵粘附于水草或砾石上发育。为杂食性鱼类,其食物组成以藻 类为主,此外,
4、尚有高等植物碎屑、甲壳动物、寡毛类、水生昆虫等。幼鱼主要 以浮游动物为食。 本次实验一共测量餐条 82 尾,有详细实验数据的 38 尾。测量了餐条的各项数 据,如体长,体重,鳞式等。实验用鱼来自学校渔源水库,于 2007 年捕捞,用 福尔马林保存 1 年。着重研究餐条体长于体重之间的关系。 1 1 餐条的变异性状:餐条的变异性状: 1.1 1.1 可测数据:可测数据: 全长 CM 体长 CM 体高 CM 体重 CM 头长 CM 吻长 CM 眼径 CM 眼间 距CM 眼后头 长 CM 尾柄 长 CM 尾柄 高 CM 18.5 15 3.8 42 3.4 1 0.8 1 1.4 2.3 1.7 1
5、7 13.9 2.9 35 3.3 1.9 0.8 1.1 1.5 1.6 1.2 18 14.7 3.5 40 3.1 0.8 0.9 1 1.5 2 1.5 21 17 3.9 64 3.9 1.1 0.9 1.5 1.8 3 1.9 21 17 3.9 64 3.9 1.1 0.9 1.5 1.8 3 1.9 16.3 13.4 3.6 30 3.1 1.2 0.8 1.3 0.6 2.3 1.7 17.7 13.8 3.4 49 3.4 0.8 0.8 1.4 1.8 1.5 1.4 17.8 14.2 3.1 27 3.2 1 0.8 1.3 1.5 2.2 1.4 19.5 15.
6、4 3.7 58 3.5 1.1 0.9 1.8 1.5 2.2 1.4 16.3 14.2 3.1 33 3.2 0.9 0.8 0.2 0.6 3.2 1.4 18 14.5 3.2 33 3.4 1 0.8 1.1 1.7 2.5 1.3 14.5 11.8 2.6 23 2.6 0.7 0.7 1 1.2 2.2 1.1 16.8 13.6 3.3 19 3.2 1 1 1.5 1.6 2.8 1.3 18.2 14.4 3.2 44 3.4 0.8 0.8 1.2 1.4 2.4 1.3 17 14.9 3.5 48 3.3 0.9 0.8 1 1.6 1.9 1.3 18.2 14.7 4 45 3.3 1 0.8 1.5 1.9 2.5 1.5 19.5 16 4 50 3.5 1.1 0.85 1.5 1.8 2.7 1.7 17.4 14.3 3.8 39 3.4 1 0.9 0.8 1.5 2.5 1.7 18.5 15 3.8 42 3.4 1 0.8 1 1.4 2.3 1.7 17 13.9 2.9 35 3.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