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目 录录 1、目的2 2、课题内容.2 3、课题分析2 4、硬件电路设计原理3 5、总体系统框图4 6、方案设计讨论及元件选取依据5 7、软件设计依据与分析.9 8、附录12 9、附录一 设计总结与体会12 10、附录二 元器件清单13 11、附录三 系统调试记录14 12、附录四 参考文献21 13、附录五 整机电路图23 14、附录六 源程序清单24 - 2 - 多功能数字电子表设计报告多功能数字电子表设计报告 一、目的一、目的 1、 使学生将所学的“数字电子技术”和“单片机原理”等相关知识应用于实践。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 学会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设
2、计软件”对该题目进行分析、设计与仿真,并打印 出仿真结果,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应用水平。 3.、掌握电路的焊接、安装、调试技术,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并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对产品开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二、课题内容二、课题内容 设计并制作符合以下要求的“多功能数字电子表” ,并撰写分析设计报告。 1、基本要求: (1) 、计时功能:显示时、分、秒; (2) 、定闹功能; (3) 、秒表功能; (4) 、倒计时功能。 2、提高要求: (1) 、增加“语音报时”功能; (2) 、增加“电子日历”功能。 3、主要技术指标 1、计时精度:2 秒/月; 2、功能设置按键不
3、得多于 3 个。 三、课题分析三、课题分析 在进行课题设计前,我们应该确定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然后再根据这些原则去寻 找思路。在设计系统时,我们主要考虑以下一些原则:节约元器件,尽量降低系统实现 的成本;硬件电路尽量简单,使得硬件实现、问题检查、软件编程以及系统调试的难度 都降低;能在软件上实现的,不采取软件实现,使芯片利用率尽可能高;软件设计方案 要优化,使得编程尽可能简单,方便仿真与测试;设计方案要和当前的试验平台相应; 充分利用各种资料,尽量采用成熟与经典的电路。 要实现一个系统,先要明确该系统的功能和要求。设计的系统必须要能实现基本的 - 3 - 功能,再考虑实现其他的功能。为了取得比
4、较好的实践成绩,我们必须实现课程设计的 提高要求。我们可以从老师给出来的两个提高方案种选一个或两个都选,也可以自己拟 定一个方案。首先考虑“语音报时” 。由于语音报时要用到语音芯片,使用语音芯片后, 系统的电路复杂性增加,不仅在电路设计和硬件电路实现方面难度加大,而且系统调试 的难度也加大。因而,经过综合考虑,我们决定选择仅通过蜂鸣器来实现报时功能。再 考虑“电子日历” 。由于电子表显示时分秒需要六位数码管,日历显示的年月日也可以 采用六位显示,而且日历设计在数学原理上和钟表设计一样。因而,可以在不增加硬件 的条件下实现“电子日历” ,而系统的功能按键少,必然增加了软件实现的难度;从另 外一方
5、面看,这相当于提高了硬件的利用率。为了锻炼自己,我们决定选择实现“电子 日历”功能。其次,从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电子表来看,我们还可以尝试实现“星期” 功能,考虑到自身知识积累与时间限制,不选择实现该功能。综上所述,我们要设计的 电子表,其所能实现的功能为:计时、闹钟、秒表、倒计时、报时与日历。 四、四、硬件电路设计原理硬件电路设计原理 多功能电子表的实现方式有多种,从软件和硬件的角度来看,可以分成硬件实现方 式与软硬件结合的实现方式。本次课程设计是基于单片机的设计,因而是软硬件结合的 实现方式。软硬件结合的实现方式比硬件实现方式更具有优点。 从电子表的用户角度来看,一个电子表可划分为三个部分:
6、用户面对的显示界面; 用户切换电子表各种功能的按键;用户无需关心的电子表内部控制部分。从这三方面我 们可以综合出本次实践所需要设计的系统的框图,如图 1 所示。 电子表的关键秒信号的产生与秒计数,利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和计数器,无需外 加日历芯片,即可以实现所要求的各种功能。经过综合考虑,我们选择 AT89C52 单片 机来设计系统。 AT89C51 是一种带 4K 字节 FLASH 存储器(FPEROMFla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 CMOS 8 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 ATMEL 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 MCS-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