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摘要】【摘要】轴承座是用来支撑轴承的,固定轴承的外圈,仅仅让内圈转动,外圈保持不 动,始终与传动的方向保持一致(比如电机运转方向) ,并且保持平衡。轴承座的概 念就是轴承和箱体的集合体,以便于应用,这样的好处是可以有更好的配合,更方便的 使用,减少了使用厂家的成本。 至于形状,多种多样,通常是一个箱体,轴承可以安装在 其中。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发展前景 十分广阔,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电器等高速发展的领域。本次课程设计设计的课题就 是轴承座的设计,是在学完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后进行的一项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 下,要求在设计中能初步学会综合运用以前所学过
2、的全部课程,并且独立完成的一项 工程基本训练。 2 前前 言言 这个学期我们进行了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为了让我们对理论知识 和实际应用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在课程结束后我们开始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设计。课 程设计开始之前我们对所学的各相关课程进行了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回忆与温习,这 次温习我们对课程设计的内容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大家一致认为本次课程设计对我们 非常重要,是我们对自己实际能力的一次历练。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 从中锻炼自己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 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在课设中我们分组进行
3、设计, ,让大家锻炼了团队协作 的意识,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会受益。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 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们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由于理论知识不够完善,实践能力尚不成熟,以及一些疏 忽和大意的存在,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3 4 1.1.零件的分析零件的分析 1.11.1 零件的作用零件的作用 轴承座是用于支撑轴类零件的构件。 轴承座的作用是稳定轴承及其所连接的回转 轴,确保轴和轴承内圈平稳回转避免因承载回转引起的轴承扭动或跳动! 1.21.2 零件的工艺分析零件的工艺分析 零件的材料为 HT25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
4、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 高,不适合磨削。 (1)47 孔具有较高的精度要求,表面粗糙度 Ra 的值为 1.6um,是加工的关键表 面。 (2)轴承座底面、12 底孔以及左、右两端面的表面粗糙度 Ra 的值为 6.3um,是 加工的重要表面。 (3)42 及 22 两孔加工表面粗糙度要求较低。 (4)M6 螺纹孔直接加工。 (5)其余表面要求不高,不用加工。 2.2.确定生产类型确定生产类型 已知此轴承座零件的生产纲领为 1000 件/年, 零件的质量不足 100Kg, 查表 7-2, 可确定该零件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 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
5、用设备为主, 采用专用工装。 3.3.确定毛坯确定毛坯 零件材料为 HT250,查表 1-1,可确定该零件的毛坯形式为铸件,拟设计夹具为 车夹具。 4.4.工艺规程工艺规程的设计的设计 4.14.1、定位基准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 4.1.14.1.1、粗基准的选择、粗基准的选择 选择粗基准的出发点是为后续的工序提供合理的定位基准, 保证各加工表面的余 量足够并分配合理,由于粗基准是对毛坯进行第一次机械加工的定位基准,因此与毛 坯的状况关系很大。在铣床上加工底面的时候,以左右端面作为粗基准来加工底面。 4.1.24.1.2、精基准的选择、精基准的选择 选择精基准的出发点是保证加工精度,特别是加
6、工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的实现, 以及定位安装的准确方便。选择精基准应遵循以下的原则:基准重合原则;基准 统一原则;互为基准原则;自为基准原则;便于安装原则。 5 精基准选择时,一定要保证加工面自身形状精度,二位置精度则由前面的工序保 证。同时,精基准选择时,一定要保证工件的夹、压稳定可靠,夹具结构简单及操作 简便。在遵循上述原则的前提下,轴承座左右端面的最终精加工,就是互为精基准, 遵循互为基准原则。 孔 47mm的精加工就是以一面俩孔定位, 自为基准加工出来的。 4.2 4.2 制制定工艺路线定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 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选择采用立式铣床、摇臂钻床、卧式镗床 及专用夹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 如下: 工序 1 模铸毛坯 工序 2 粗铣底面,以轴承座左、右端面为定位粗基准; 工序 3 粗铣左端面,以轴承座底面为定位粗基准; 工序 4 粗铣右端面,以轴承座底面为定位粗基准; 工序 5 精铣底面,以轴承座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