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遥感导论课程设计报告遥感导论课程设计报告 一、一、实习目的实习目的 1、上机操作部分 a、了解 ERDAS IMAGINE 软件模块构成、功能。 b、掌握视窗操作模块的功能和操作技能,为遥感图像的后续实习奠定基础。 c、掌握图像数据输入、输出的主要方法。 d、掌握图像预处理的主要方法。 e、通过上机操作,了解空间增强、辐射增强、光谱增强等几种遥感图像处 理的过程和方法,加深对图像增强处理的理解。 f、掌握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类的方法与过程,加深对非监督分类与监督分 类方法的理解。 2、室外调绘部分 培养学生的实际调绘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 事求是、吃苦耐劳、团结协
2、作的精神。 二、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二、课程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从卫星上获取的遥感图像一般不能直接使用,需要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加 工,纠正误差提取出专题信息,才能够制成各种专题地图。 本次实习是基于 ERDAS IMAGING9.2 的,它是一种视窗形式的处理系统, 当打开软件时,出现各种处理功能的模块。其处理技术覆盖了数据输入输出,数 据预处理,专题地图,图像解译,图像库管理,图像分类,空间建模,雷达图像 处理,矢量功能,虚拟 GIS 等。用该软件对图像进行 TIFF 到 IMG 的格式转换、 波段叠加、添加头文件信息、几何纠正、影像镶嵌、基于 HIS 变换的图像融合、 图像裁剪、图像监督分
3、类、专题信息提取和最后的专题图制作等操作,具体原理 如下: 1数据预处理 ERDAS 默认的文件格式是*.img格式,因此先要将获得的*.tif 格式的遥感影 像进行格式转换。 多波段影像包含的信息量较大,为了便于后续处理,要将多个单波段影像叠 加合成多波段影像。 2 参考影像具有地理信息,要将参考影像头文件信息添加进去。 2几何纠正 遥感所获取的数据,均存在几何畸变。因此需要对图像进行几何纠正。多项 式校正法是实践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对各种类型传感器的纠正均适用。在实 习过程中, 采用了二次多项式法进行几何纠正, 该法可以改正图像因平移、 旋转、 比例尺变化、仿射变化等线性变形与扭曲等二次
4、非线性变形。 3图像镶嵌 因研究范围的要求,需要在几何上将左右两幅图像连接在一起,并且保证拼 接后的图像反差一致,色调相近,没有明显的接缝。 遥感影像在镶嵌之前,必须包含投影信息、地理坐标信息,还要有相同的波 段数。当然,在挑选遥感数据时,要尽可能选择成像时间和成像条件相近的遥感 图像,要求相邻影像的色调一致。 4图像增强 通过增强处理突出图像的有用信息,使图像中感兴趣的特征得以强调,便于 提高遥感图像的可解译性。基于 IHS 变换的图像融合使融合的图像既有 TM 图 像的光谱信息,又有 SPOT 影像高分辨率的特点。 5图像裁剪 镶嵌后的影像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图形,而一般的地图都是规则的矩形,
5、所以 要对影像进行裁剪,得到感兴趣的规则的矩形区域。 6图像分类 用监督法对图像进行分类处理。产生七个地理类别,分别是长江,居民区与 坝区,山地,植被,阴影,内河、湖泊。 具体处理流程: 3 三、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步骤三、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步骤 1数据预处理 格式转换: 用 Import 模块将 TIFF 格式的遥感影像转换成 IMG 格式的遥感影 像,注意在弹出的输入输出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格式。 波段叠加:用 Interpreter 模块将左右各 6 个 TM 单波段影像叠加合成为多波 段影像。 选择Interpreter菜单Utilities子菜单Layer Stack菜单, 在弹出的Laye
6、r Selection Stacking 对话框中添加需要合成的波段。 添加头文件信息:打开参考图像,调出 Image info 对话框,选择 Edit 菜单, 对影像的左上角 X、Y 坐标、像元值大小、单位和地图投影信息进行添加。 2几何纠正 选择 GCP:打开左影像,选择 Raster/Geometric Correction 菜单,选择多项式 纠正法,设次数为 3,以已打开的 SPOT 影像为参考,开始分别在两个影像中对 应选择同名地物点的 GCP。 坐标转换:选取 10 个 GCP,有 GCP 工具自动生成转换模型,通过二次多项 式变换,将各个控制点从地理空间投影到图像空间上去。 精度检查:在 GCP Tool 中,通过 Edit/Set Point Type/Check 来实现设置点的 类型为检查点,作用是检查转换精度,若误差大于一个像元,则需要重新选择控 制点。 重采样:点击 Geo Correction Tools 中的重采样按钮对图像进行重采样,保证 几何纠正 影像镶嵌 图像裁剪 图像分类 格式转换 波段叠加 添加头文件信息 数据预处理 图像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