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 题目:题目:基于基于 FPGA和和 HDL 的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的正弦信号发生器设计 院(系)院(系) 光电工程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专专 业业 测控技术与仪器测控技术与仪器 1 毕业设计综述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随着电子设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设计自动化(EDA) 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尤其在数字电路的设计中,计算机技术和现场可编程逻 辑阵列 FPGA 技术的结合,使得数字系统的设计更加灵活方便。在当前的电子设 计过程中,掌握 FPGA 的开发是成为一个电子工程师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在数字系统的设计中, 利用 FPGA 设计正弦信号发生
2、器是常见的一种信号发生器 设计方法。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在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领域中,常常需要高 精度且频率可调的信号源。 而随着大规模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的发展以及可编 程片上系统(SOPC)设计技术的日渐成熟,为这类信号发生器的设计与实现提供了 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信号发生器是用来为各种电路提供测试信号的仪器,在工 程应用和测试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目前传统的信号发生器是使用模拟电路 或者专用芯片搭建而成,但是存在频率不商,稳定性较差,且不易扩展和调试的 缺陷;而采用 DDS 直接数字频率合成技术设计的信号发生器,改变了以往的设 计思路,在精度、灵活性上大大超越了
3、模拟信号发生器。随着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 的迅速发展,基于 FPGA 控制的 DDS 信号发生器使得电路设计更加简单, 而且通过预留的端口可轻松进行二次开发。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 利用 FPGA 器件实现正弦信号发生器的功能。 研究的内容主要有正弦信号发生器 的设计方法,FPGA 的工作原理,HDL 语言的程序设计等等。 一DDS 正弦信号发生器的设计和实现:直接数字频率合成( Direct Digital FrequencySynthesis,即 DDFS,一般简称 DDS)是从相位概念出发直接合成所需要 波形的一种新的频率合成技术。利用 DDS
4、技术可以根据要求产生不同频率的正弦 波,而且可以控制其初始相位和信号幅度,同样也可以利用DDS技术产生任意的波 形。其原理如图 1 所示: 图 1 基于 FPGA 的 DDS 正弦信号发生器原理图 DDS 电路一般包括系统时钟、相位累加器、相位调制器、ROM 查找表、D /A 转换 器和低通滤波器( LPF)。输入的频率控制字( X)称为相位步进量,作为相位累加 器的增量; 输入的相位控制字通过相位调制器来设置正弦波的初始相位; 系统 时钟则对相位累加器、相位调制器和 D /A 转换器提供时序控制。相位累加器由 N 位全加器和 N 位累加寄存器级联而成,对频率控制字的 2 进制码进行累加运 算
5、,是典型的反馈电路。在每个系统时钟沿 Fclk 的控制下, N 位加法器将频率控 制字X与累加寄存器输出的相位数据相加,把相加后的结果再送至累加寄存器,累 加寄存器中新的相位数据既反馈到加法器的输入端,以使加法器在下一Fclk时钟 周期中继续与频率控制字 X 相加,同时累加寄存器的高 M 位数值,将作为查找 ROM 表中取样数据的地址值。ROM 查找表中储存着一个完整周期的正弦波幅度信息, 通过取得的采样地址值进行查表, 从 ROM 表中输出相应的波形采样数据(Fout) , 送入 D /A 转换器, DAC 输出阶梯波形,再通过低通滤波器将波形数据转换成符合 要求的模拟波形。如图 2 所示
6、图 2 波形产生过程 其中步长的概念即为对数字波形查表的相位增量,由累加器对相位增量进行累 加,每个时钟周期产生的累加器的高M位数值作为查表地址,两个查表周期之间就 存在一个相位增量,当相位累加器加满时就会产生一次溢出,即相位寄存器每经 过 2N /X 个 Fclk 时钟周期后回到初始状态,相应的 ROM 查找表经过一个循环回到 初始位置,整个DDS系统输出一个正弦波,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波形采样值的查表和 输出,这个周期就是 DDS 产生波形的一个频率周期。 二 FPGA 的工作原理:FPGA, 内部包括可配置逻辑模块 CLB、 输出输入模块 IOB 和内部连线三个部分。 FPGA 是由存放在片内 RAM 中的程序来设置其工作状态的,因此,工作时需要 对片内的 RAM 进行编程。 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配置模式, 采用不同的编程方式。 加电时, FPGA芯片将 EPROM中数据读入片内编程RAM中, 配置完成后, FPGA 进入工作状态。掉电后,FPGA 恢复成白片,内部逻辑关系消失,因此,FPGA 能够反复使用。FPGA 的编程无须专用的 FP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