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 1 前言 在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火灾与爆炸灾害是最主要的灾害之一。火灾具有发生频率 高、损失大的特点,而爆炸灾害则具有损害最为惨重的特点。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火灾与 爆炸灾害,必须认真掌握火灾与爆炸灾害的发生、发展和蔓延规律,以及灾害的控制技术 与方法。 本次课程设计大致包括厂区的平面设计、塑料的制作工艺流程以及过程中的危害,厂 房防火等级、防火间距的确定,爆炸区域的划分,以及泄压面积的计算和防爆电器的选型 与分析。 - 第 2 页 2 塑料工业生产工艺流程介绍 从化工原料到塑料原料,再从塑料原料到塑料制品,全部流程分为三个连续的部分, 请参看下面的“从原料到制品的简单生产流程
2、图” 。图中正方形部分代表原材料、中间产 物或成品,长方形部分代表过程;实线表示流程前进方向,虚线表示该流程前进的另一种 方式。 其中和两个部分是分别属于塑料原料和塑料制品两个生产部门的,而部分按理 也应属于原料部门,但是也有大型的成型工厂将这部分归入自己的生产范畴,这样除了能 满足工厂对塑料在配制上的多样性要求外,还可以简化仓库管理。 原料到制品的简单生产流程图 图2.1 生产塑料制品的完整工序包括五个:预处理;成型;机械加工;修 饰;装配。在任何制品的生产过程中,这五个工序都要按照此顺序进行,不能颠倒,否 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品的质量,或者浪费时间和人力。某些制品的生产不需要经过全 部五
3、个工序,但在去除无用的工序后仍应按上述的次序进行生产,不可越次。 通常在生产新制品前,应先熟悉该制品在物理、机械、化学、热学、电学性能等方面 - 第 3 页 的指标,然后根据这些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塑料原料,并由此决定成型加工的方法,同时还 要对成本进行估算以判断是否合理。最后再通过试制来确定生产工艺规程。 2.1 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因素 塑料的生产也分为很多种,各类塑料在其制品生产中可能出现的有害污染物也不同。 塑料为高分子化合物中三大合成制品(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之一,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热固性塑料,即在“固化”以后不能再溶塑成型,如氨基、环氧、酚醛、聚酯、聚 氨酯、硅酮等塑料。另一类
4、是热塑性塑料,能反复熔塑再成型,如聚乙烯、聚丙烯、聚氯 乙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乙烯醇、聚砜、氯化聚醚、尼龙、有机氟等塑料。聚塑完 全的塑料一般无毒或低毒,而其单体、溶剂和各种添加剂,如填料、增塑剂、稳定剂、固 化剂、颜料等,往往具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对工人健康有一定的危害。 主要危害因素 2.1.1 人的危害 1) 一氧化碳和缺氧;氯化氢、光气和卤化氢中毒等。 2) 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生产可引起中毒。 3) 聚碳酸酯用于制造电绝缘材料、机械部件等。工人可有口苦、恶心和头痛,上呼 吸道刺激症状较多见。 4) 可制造耐磨零件、包装材料等的聚甲醛酯,主要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和腐蚀作用, 可致皮肤
5、干燥和脱皮。 5) 氯化聚醚是一种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可作为耐腐蚀、耐磨材料等。在高温下可分 解出氯化氢、氯甲烷、醛类、一氧化碳等引起中毒。 6) 聚苯醚的单体用于代替不锈钢制造医疗器械,在电器、电子、化学、纺织等工业 中也广泛应用。在生产聚苯醚的过程中,应注意其原料苯、甲醇、苯酚等对工人健康的危 害。 7) 丙烯酸树脂最广泛应用的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俗称有机玻璃)。用于航空、汽车、 仪表等行业作为高级透明材料配件。 生产工人主要接触氢氰酸丙酮氰醇、 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醇、丙酮等。丙酮氰醇可经呼吸道、皮肤、粘膜进入人体引起中毒。 8) 环氧树脂用作粘合剂、涂料并用以制造层压板,即玻璃钢及泡沫塑料等。生产中 - 第 4 页 最常发生的危害是接触能引起严重的原发性刺激性和过敏性皮炎、哮喘性支气管炎。 2.1.2 环境的危害 1) 塑料制品生产的废气多是无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