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钢钢 筋筋 混混 凝凝 土土 课课 程程 设设 计计 班级:班级: 学号:学号: 姓名:姓名: 2 目录目录 设计任务书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设计题目. 3 2 设计内容 3 3 设计资料及要求 3 5 参考资料 4 6 计算书格式要求 错误错误!未定义书签。未定义书签。 1工程概况 . 4 2设计参数说明 4 3构件尺寸设计 5 4 板的设计 6 4.1荷载 6 4.2计算简图 . 6 4.3内力计算 . 7 4.4配筋计算 . 7 4.5板的配筋的构造要求 . 8 4.5.1 板的受力钢筋 . 8 4.5.2 板中钢筋构造 . 9 5次梁的设计 10 5.1荷载
2、10 5.2.计算简图 11 5.3内力计算 . 11 5.4承载力及配筋计算 12 5.4.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12 5.4.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 . 13 5.5次梁的钢筋的构造要求. 14 5.5.1受力钢筋 . 14 6主梁的设计 . 15 6.1荷载 15 6.2计算简图 . 16 6.3内力计算及包络图. 17 6.4承载力计算 . 20 6.5主梁的附加钢筋计算 . 22 6.6主梁纵筋的弯起和截断. 22 6.7主梁的钢筋的构造 23 7防水设计 . 24 7.1 防水混疑土设计 . 24 7.2 卷材防水层 25 8 人防设计 25 8.1 地下室人防设计要求 25
3、 8.1.1材料设计 25 3 1 设计题目设计题目 设计题目:全埋式地下室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设计题目:全埋式地下室顶板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结构形式:采用全埋式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梁板结构。 2 设计内容设计内容 结构平面布置: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板的强度计算:内力按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板的防水设计:防水混凝土设计; 次梁强度计算:内力按考虑塑性变形内力重分布的方法计算; 主梁的强度计算: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考虑荷载不利组合; 绘制施工图: 结构平面布置图(1 : 200) ; 板的配筋图;次梁配筋图;主梁配筋图及M、V图(1 : 50) ; 主、次梁钢筋
4、表及必要说明。 3 设计资料及要求设计资料及要求 建筑平面尺寸,如下图1; 图 1 地下室平面尺寸 主梁下附墙垛尺寸为400 400mm,下设计柔垫200mm厚,混凝土柱尺寸为600 600mm,或者采钢管混凝土圆 形柱直径600mm; 地下室的安全等级为二级,顶板设计厚度为200mm或 220mm, 可 以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设计地下室顶板离地面为粉质粘土,土的抗剪强度为24.6KPa,内摩擦角为21.5度,土 层透水性为:微弱,土层厚度2.2m。地下水位为-2.0m。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弱溶解性,综合评价其 腐蚀等级为:中等腐蚀,土的密度为15.8KN/m3; 混
5、凝土可采用C35或 C40;板内钢筋可采用HPB235级、 HRB335级热轧钢筋,次梁和主梁钢筋可选HRB400级热 轧钢筋; 荷载:钢筋混凝土容重为22.5KN/m3,设计忽略地下水压力的荷载,顶板活荷载见表1,平顶粉刷荷载0.43KN/ m3; 地下室顶板设计考虑人防的要求,地下室防护等级为6级 题号分配:每个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表中长度单位为米,第N题题号见表1,表中有53道题目。 4 表 1 各题号的设计条件(活载单位:KN/m2) 4 设计期限设计期限:两周(:两周(6月月20日日7月月1日)日) 下达设计任务及结构布置1天; 设计计算和整理计算书4天; 绘制顶板结构施工图
6、 4天; 答辩及设计成绩评定1天; 5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新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2010) ;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2001) ; 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 2001) ; 4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框架考虑内力重分布设计规程(CECS 51: 93); 5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 6人民防空地下室规范(GB 50038 2005) ; 7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 50108 2008) ; 8地下防水工程实用技术沈春林编写,机械工业出版社 ; 9钢筋混凝土结构构造手册; 10 教材: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混凝土结构设计;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 设计地下室顶板离地面为粉质粘土,土的抗剪强度为24.6Kpa,内摩擦角为 21.5度,土层透水性为:微弱,土层厚度2.5m,地下水位为-2.0m,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弱溶解性,综 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