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工程是指根据用户的组网需求、遵循计算机网络建设的原则、依 据计算机网络设计的通用方法,对用户的网络进行设计并付诸实施的全部工作。 了解与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的主要工作原则、 工作过程与工作方法不仅从事计算 机网络工程设计与实施的技术人员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从事计算机网络管 理与维护的技术人员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此在前面计算机网络实验技能学习 与培养的基础上, 建议教师让学生继续参照本章进行一项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 课程设计。 81 计算机网络工程课程设计的目标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学生可以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设计的一般任务,明确计
2、算 机网络设计与建设的基本原则,熟悉计算机网络需求分析的目标、任务与方法, 掌握计算机网络设计的通用方法,并能学会撰写规范的计算机网络方案书。 通常不管网络建设的规模如何,通常计算机网络工程建设包括下面几项基 本任务,即用户需求分析、网络设计、方案撰写、工程实施和工程验收等分过程。 由于课程设计作为一种教学形式毕竟不同于实际的网络建设工程项目,所以我们 在本课程设计中只将需求分析、网络设计、方案撰写作为基本要求,工程实施和 工程验收则不做要求。但是这两项也是计算机网络工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所以 建议有条件的学校或学生通过实习环节来补上这一课。在本课程设计中对前三项 工作的具体要求如下: a)
3、需求分析 首先要选择一家中小规模的企事业单位, 该单位在近期具有组网或升级网络 的需求。然后请学生通过实地调查、现场访谈、书面调查等形式了解企业的组织 结构、网络建设的背景,明确网络需求和网络性能的评价标准。具体地,包括网 络建设的目的与原则、投资规模、现有网络的问题与不足等;网络系统中所包含 的信息点的数量、分布及信息流量、应用程序的类型及对 QoS 的要求、是否需 要提供广域网接入和网络安全上的考虑因素等。 b) 方案设计 根据需求分析,以层次化的网络设计方法,选择合适的网络技术,设计一个 性能价格比相对优化的网络解决方案, 该网络要提供尽可能高的先进性、 可靠性、 有效性、可扩展性和可管
4、理性 c) 方案文档的撰写 以通用的网络方案编制规范撰写一个相应的书面文档, 在该文档中要包括需 求分析(网络建设的目标与原则)、主干技术的选择、工程总体设计(拓朴结构、功 能设计、硬件与软件选择、结构化布线等)、网络管理与安全、投资预算和设备 清单。 本课程设计可采用集中进行的方式,即专门给出两周时间进行此项课程设 计;也可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即前期需求分析和初步设计可穿插在日 常教学活动中,然后给出约一周时间完成设计与撰写方案文档。 213 82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一般由网络平台、服务平台、用户平台、数据 库平台、开发平台、应用平台、网管平台、安全平台和
5、环境平台等组成,如图 8-1 所示。 其中,网络平台是整个计算机网络系统的核心,网络平台由布线系统、网 络传输技术、网络互连设备、网络接入设备、网络操作系统、服务器群和网络测 试设备等组件构成,如图 8-2 所示。通常从狭义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网络工程设 计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网络平台的设计。 就布线系统而言,目前通常是按照 EIA/TIA 标准实施的综合布线系统,其 包括传输介质(光纤、 双绞线、 同轴电缆或无线介质)、 综合布线设备(指信息插座、 端口设备、跳接设备、适配器、信号 传输设备、电气保护设备和支持工具等) 和其他有关的布线辅助材料或设备(如桥架、金属槽、管或塑料槽、管等)。 就网络
6、传输技术而言, 目前在局域网中虽然有令牌网和 FDDI 的国际标准, 但现有的主流技术则是以太网家族中的快速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乃至最新的万 兆位以太网;在广域网技术中,则包括帧中继、T 或 E 标准的载波技术、ATM 和 SDH 技术。 网络平台 环境平台 网管平台 应用平台 安全平台 数据库平台 服务平台 用户平台 开发平台 图 8-1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网络平台 传输技术 接入技术 管理策略 布线系统与测试 服务器群 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互连设备 交换技术 图 8-2 网络平台的组成 214 就接入技术而言,目前可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包括以太网接入、调制解 调器或线缆调制解调器接入、数字用户环路 XDSL 技术接入(如高速 HDSL、非 对称 ADSL、超高速 VDSL 等)和综合业务 数字网络 ISDN 接入等。 就网络互连技术来说,则可以根据网络互连的需求选择物理层、数据链路 层或网络层的互连设备,关于不同网络互连设备的比较如表 8-1 所示 表 8-1 主要网络互连设备的比较 网络设备名网络设备名 工作的工作的 OSI 层层 描述描述 功能功能 备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