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生产物流系统建模与仿真 课程设计 2012-2013 学年度第一学期学年度第一学期 2 目录目录 1. 题目题目 .3 2.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3 3、系统建模、系统建模 3.1 元素定义元素定义 4 3.2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 4 3.3 仿真结果仿真结果 5 3.4 运行过程中各环节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截图的截图 6 3.5 模型代码模型代码 .10 4、数据分析与系统改进、数据分析与系统改进 13 5、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4 3 1. 题目题目 离散型流水作业线系统仿真 2. 课程设计内容课程设计内容 系统描述与系统参数: (1)一个流水加工生产线,不考虑其流程间的空间运输。
2、 (2) 两种工件 A,B 分别以正态分布和均匀分布的时间间隔进入系统, A 进入队列 Q1, B 进入队列 Q2,等待检验。 (学号最后位数对应的仿真参数设置按照下表进行) 参数 学号 工件 0 1 2 3 4 5 6 7 8 9 A(正态分布参 数) (10,1) (10,2) (10,3) (10,1) (10,2) (10,3) (10,1) (10,2) (10,3) (10,1) B(均匀分布参 数) (10,20) (11,20) (12,20) (12,20) (11,18) (10,20) (11,20) (10,18) (11,20) (12,18) (3)操作工人 lab
3、or1 对 A 进行检验,每件检验用时 2 分钟,操作工人 labor2 对 B 进行 检验,每件检验用时 2 分钟。 (4) 不合格的工件废弃, 离开系统; 合格的工件送往后续加工工序, A 的合格率为 65%, B 的合格率为 95%。 (5)工件 A 送往机器 M1 加工,如需等待,则在 Q3 队列中等待;B 送往机器 M2 加 工,如需等待,则在 Q4 队列中等待。 (6)A 在机器 M1 上的加工时间为正态分布(5,1)分钟;B 在机器 M2 上的加工时 间为正态分布(8,1)分钟。 (7)一个 A 和一个 B 在机器 M3 上装配成产品,需时为正态分布(5,1)分钟,装配 完成后离
4、开系统。 (8)如装配机器忙,则 A 在队列 Q5 中等待,B 在队列 Q6 中等待。 (9)连续仿真一天的系统运行情况,每个队列最大容量为 1000。 4 3、系统建模、系统建模 3.1 元素定义元素定义 元素名称 类型 数量 说明 A Part 1 产品 B Part 1 产品 Labor1 Machine 1 检验员 Labor2 Machine 1 检验员 M1 Machine 1 机器 1 M2 Machine 1 机器 2 M3 Machine 1 机器 3 Q1 Buffer 1 缓冲区 Q2 Buffer 1 缓冲区 Q3 Buffer 1 缓冲区 Q4 Buffer 1 缓冲
5、区 Q5 Buffer 1 缓冲区 Q6 Buffer 1 缓冲区 3.3.2 2模型建立模型建立 根据Witness 的运作原理,采用设定的数据对该流水加工生产线的生产过程进行仿真模拟, 建立仿真模型,模型组成如图所示: 5 3.3 仿真结果仿真结果 模型运行一天(1440min),运行结果见表: 表 1 Part 运行结果 表 2 Buffer 运行结果 表 3 Machine 运行结果 6 3.4 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截图运行过程中各环节的截图 7 劳动者 Labor1 的输入输出规则: 8 9 10 3.5 模型代码模型代码 ELEMENT NAME: A Element Type: Part Type: Variable attributes Group number: 1 Inter Arrival Time: NORMAL (10,1,1) First Arrival at: 0.0 Maximum Arrivals: Unlimited Input / Output Rules Output: PUSH to Q1 ELEMENT NAME: B Element Type: Part Type: Variable attributes Group number: 1 Inter Arrival Time: UNIFORM (11,20,1) First Arri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