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目录目录 一一 毕业实习毕业实习目的和任务目的和任务.2 二二 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2 三三 毕业实习的内容毕业实习的内容.2 四 毕业实习的收获和体会毕业实习的收获和体会.12 一一毕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毕业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目的目的: 1 了解当前土地管理部门的工作程序和业务流程。 2 熟练掌握地籍调查的程序,地籍草图的绘制,宗地图的绘制。 3 全面准确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 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宏观调控及国土 资源管理的需要。 4 熟练掌握地籍测量仪器(全站仪)的操作方法。 任务任务:
2、 1.农村土地调查。逐地块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各类用地的分布和 利用状况,以及国有土地使用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状况。 2. 城镇土地调查。调查城市、建制镇内部每宗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掌握每宗土 地的位置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 3. 基本农田调查。依据依法批准的基本农田划定和调整资料,将基本农田地块落实至 土地利用现状图上,掌握全省基本农田的数量、分布和保护状况。 4.专项用地统计调查。在农村土地调查和城镇土地调查的基础上,统计工业、基础设 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利用状况。 5.5.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集
3、影像、图形、地类、 面积和权属于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并与国家土地调查数据库互联互通。 二二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毕业实习的时间安排 实习时间:2010-4-122010-4-23 实习地点:南阳市镇平县 三三 毕业实习的内容毕业实习的内容 地籍调查是土地登记工作中为确定土地权属、 明析产权的实质性调查, 其成果资料是保护土 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合法权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的重要凭据。同时,通过地籍调查还可 全面掌握一个地区的土地类型、数量、分布和利用状况,以及土地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 在各种经济成分之间的分配情况, 从而为建立科学的土地管理体系, 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 为制定土地利用
4、规划、计划及有关政策、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调控土地供需、规范土地 市场等提供信息保障。地籍测量是为满足地籍调查中对确定宗地的权属界线、位置、形状、 数量等地籍要素的水平投影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工作,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 其主要任务是根据权属调查依法认定的权属界址和使用性状, 实地测量每宗土地的权属界址 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平面位置。 1 地籍测量地籍测量 1.1 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测量和一般测量工作的施测一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 控制后细部”的原则,首先进行地籍控制测量。地籍控制测量分为平面控制测量和高程控制 测量。对地籍测量来说,通常只对测区建立平面控制,仅在山区和丘
5、陵地区才实施高程控制 测量。 本次地籍控制测量主要利用导线控制, 依据当地已经给出的控制点来控制主要街道的 位置以及一些房角点位置。 以便最后准确绘制地籍利用现状图。 地籍细部测量在地籍控制测 量的基础上进行,其目的是测定每宗地的权属界址点位置、形状、面积等基本情况。地籍细 部测量工作的内容是: (1)土地权属界址点及其他地籍要素的测定。 (2)绘制基本地籍图。 (3)面积量算 1.2 图幅分幅、图幅编号及图名 1500 数字地形图、 地籍图采用相同的图幅分幅方式, 图幅的分幅规格为 50cm50cm; 如图所示 . 地形图、地籍图编号采用图廓西南图廓角坐标公里数编号法,X 坐标在前,Y 坐标
6、在后, 取至 0.01 ,如 61.0056.00。如图 1.2 所示。图名以地名、山名、政府名称、行政事业单 位名、学校、桥名、企业名称等依次录用,空旷地带可不取图名,只注记图号 62.00 61.50 61.00 56.00 56.50 57.00 1.3 作业模式 采用全野外数字测绘作业模式,以各等级控制点为基础,利用全站仪、便携式计算机、传输 线、小棱镜及数字测绘软件组成数字化采集系统,设站采集各类数据。 实地采集的数据经全站仪通讯端口直接传输到便携机,做到数据实地采集、实时传输、现场 编辑。 1.4 数字地形测量基本要求 全要素数字地形测绘工作的具体要求如下: 1.4.1 基本等高距与高程注记取位 1km 2 16 幅 图 1.2 1500 地形图的基本等高距为平地、丘陵地基本等高距均为 0.5 米,山地基本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