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 资源ID:1393308       资源大小:186.50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1、摘摘 要要 串级控制系统-两只调节器串联起来工作, 其中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另一个调节器的 给定值的系统。 串级控制系统采用两套检测变送器和两个调节器,前一个调节器的输出作为后一个调节 器的设定,后一个调节器的输出送往调节阀。 前一个调节器称为主调节器,它所检测和控制 的变量称主变量(主被控参数) ,即工艺控制指标;后一个调节器称为副调节器,它所检测和 控制的变量称副变量(副被控参数) ,是为了稳定主变量而引入的辅助变量。 整个系统包括两个控制回路,主回路和副回路。副回路由副变量检测变送、副调节器、 调节阀和副过程构成;主回路由主变量检测变送、主调节器、副调节器、调节阀、副过程和 主过程构成。

    2、 一次扰动:作用在主被控过程上的,而不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二次扰动: 作用在副被控过程上的,即包括在副回路范围内的扰动。 本设计通过实验对数据的分析,来建立系统被控对象模型的数学表达式,采用最小二乘 曲线拟合的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曲线拟合,从而得出了该生产过程的被控系统的数学模 型,即传递函数。接着对系统进行分析,采用串级控制,再根据对象模型的结构来确定温度 控制系统的控制器及控制算法,来实现发电厂汽轮发电机蒸汽温度控制系统的准确控制,从 而使各项参数都能满足各自的要求。 关键词关键词:串级控制、仿真、PID 控制、调节器、增益 1 1 概述概述 发电厂从锅炉汽鼓出来的饱和蒸汽经过两段

    3、过热器继续加热,使蒸汽温度达到 460左 右,再去推动汽轮机工作。每一种锅炉与汽轮机组都有一个规定的运行温度,在这个温度下 机组的效率最高。如果温度过高,会使汽轮机的寿命大大缩短,如果温度过底,当蒸汽带动 汽轮机作功时,会使部分蒸汽变成小水滴,冲击汽轮机叶片,造成生产事故,因此要求控制 温度的误差不得超过5。由于汽鼓至汽轮机中间有一系列的减温器、过热器与传输管道, 控制对象的容积迟后与传输滞后都很大,要达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是很困难的,为此采用分 段调节,其中最常见的是两段调节。这样,每段中的对象的容积迟后与传输滞后时间均可减 小一半。每段分别用一个温度控制系统调节各自的减温器喷雾的减温水流量,

    4、来维持各段过 热器出口的温度恒定。假定两个系统温度控制方式完全一样,试设计其中一段的温度控制系 统。 (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另有控制系统,这里我们假定蒸汽恒温恒压,过热器的热量也是恒定 的,汽鼓的出口压力约 60 公斤/厘米 2 左右。 ) 2 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课程设计任务及要求 2 2.1 设计目的设计目的 有效控制发电厂汽轮发电机蒸汽温度,使锅炉与汽轮机组都在一个规定的运行温度,在 这个温度下机组的效率最高。在稳定温度下运行可以延长汽轮机寿命,减少生产事故。 2.1 设计任务设计任务 控制系统要求控制温度的误差不得超过5。由于汽鼓至汽轮机中间有一系列的减温 器、过热器与传输管道,控制对象的容

    5、积迟后与传输滞后都很大,要达到高精度的温度控制 是很困难的,为此采用分段调节,其中最常见的是两段调节。这样,每段中的对象的容积迟 后与传输滞后时间均可减小一半。每段分别用一个温度控制系统调节各自的减温器喷雾的减 温水流量,来维持各段过热器出口的温度恒定。 系统框图 通过实验,测得对象对于输入 Q(单位输入)的响应如下(表中温度为负) : 3 时间(S)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T1() 0 0 0 0.03 0.09 0.17 0.26 0.37 0.46 0.57 0.66 0.75 0.83 0.92 1.00 T2() 0 0 0

    6、0 0 0 0 0 0 0 0 0 0 0 0 时间(S) 31 33 35 37 39 41 43 45 47 49 51 53 55 57 59 T1() 1.06 1.11 1.14 1.18 1.22 1.25 1.28 1.31 1.34 1.36 1.39 1.41 1.43 1.44 1.46 T2() 0 0 0.01 0.02 0.03 0.07 0.09 0.11 0.13 0.15 0.17 0.18 0.20 0.21 0.23 时间(S) 61 63 65 67 69 71 73 75 77 79 81 83 85 87 89 T1() 1.48 1.49 1.50 1.52 1.53 1.54 1.55 1.55 1.56 1.57 1.58 1.58 1.59 1.59 1.60 T2() 0.25 0.26 0.27 0.29 0.30 0.32 0.33 0.34 0.35 0.37 0.38 0.39 0.40 0.41 0.42 时间(S) 91 93 95 97 99 109 133 157 181 205


    注意事项

    本文(温度控制系统课程设计)为本站会员(毕****文)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