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1、引言 . 2 1.1 课程设计目的 . 2 1.2 课程设计要求 . 2 1.3 编程环境 . 2 2、 需求分析 3 2.1 开发背景 . 3 2.2 功能要求 . 3 3、相关协议及原理 4 3.1 UDP 协议 . 4 3.2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4 3.3 基本套接字 . 4 4、 系统设计 7 4.1 设计思想 7 4.2 系统功能 . 7 4.3 系统架构 . 7 4.4 模块设计 7 5、详细设计与实现 9 5.1 服务器端 9 5.2 客户端: . 10 5.3 窗口截图 12 6、总结: 14 7、参考文献: 15 2 1 1、引言、引言 网广播系统是典型的企业信
2、息管理系统,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 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 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基于 VC 的局域网广播系统介绍了如何使用组播(多点广播)这种相当新的技术 以实现 C/S 模式的广播,以及基于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的传输方式是怎样进 行数据传输的,它的速度、安全性以及与基于 TCP 的通信有何不同。 1.11.1 课程设计目的课程设计目的 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我们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能力的目的。学会基于 VC6.0 的程序开发的环境搭建与配置,
3、并在实际 运用中学习和掌握 VC 程序开发的全过程。 进一步熟悉掌握 VC+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内容,如用户图形界面设计、VC 多线 程编程、基于 Socket 程序的设计、文件和网络输入输出流编程等 通过亲自动手写程序,一方面拓展知识面,一方面锻炼调试能力。 1.21.2 课程设计要求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对基于局域网的消息广播系统的设计,熟悉 UDP 协议以及套节字编程原理; 性能,熟悉 VC 及 Socket/ServerSocket 编程方法,理解 C/S 工作模式。按要求 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培养一定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学会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对设计中遇到的
4、问题,能通过独立思考、查 阅工具书、参考文献,寻找解决方案。 1.31.3 编程环境编程环境 Microsoft Visual C+是 Microsoft 公司推出的开发 Win32 环境程序,面 向对象的可视化集成编程系统。它不但具有程序框架自动生成、灵活方便 的类管理、代码编写和界面设计集成交互操作、可开发多种程序等优点, 而且通过简单的设置就可使其生成的程序框架支持数据库接口、OLE2, WinSock 网络、3D 控制界面。Visual C+ 6.0 集成了 MFC6.0,于 1998 发 行。发行至今一直被广泛地用于大大小小的项目开发。但是,这个版本在 WindowsXP 下运行会出
5、现问题,尤其是在调试模式的情况下(例如:静态变 量的值并不会显示) 。 这个调试问题可以通过打一个叫“Visual C+ 6.0Processor Pack”的补丁来解决。奇怪的是,这个网页强调用户也必须 运行 Windows 98、Windows NT4.0、或 Windows 2000。 3 2 2、 需求分析需求分析 2.12.1 开发背景开发背景 广播系统具有实用性、经济性、便捷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场合,如进 行全校的公共广播、课间操、召开全校大会等。利用传统广播的概念,将其与网 络连接起来,即可实现网络资源共享,典型的例子如:网络教学。 在网络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人们对网络的依
6、赖越来越多,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基 于 VC6.0 的局域网广播系统能更方便的在局域网中传递信息, 因此产生了制作一 个局域网的广播系统;而且通过制作该程序还能更好的学习网络软件编程知识. 2.22.2 功能要求功能要求 实现一个局域网环境下的文件的广播以及接收系统: 一行一行读取文件然后广 播,同一子网掩码下的的用户都可以接收并查看。 4 3 3、相关协议及原理相关协议及原理 3.3.1 UDP1 UDP 协议协议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是 OSI 参考模型中一种无连接的传输层协议,提供面向 事务的简单不可靠信息传送服务。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数据报的传输层协议, IETF RFC 768 是 UDP 的正式规范。 UDP 协议基本上是 IP 协议与上层协议的接口。 UDP 协议适用端口分别运行在同一台设备上的多个应用程序。 由于大多数网络应用程序都在同一台机器上运行, 计算机上必须能够确保目的地 机器上的软件程序能从源地址机器处获得数据包, 以及源计算机能收到正确的回 复。这是通过使用 UDP 的“端口号”完成的。例如,如果一个工作站希望在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