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1 第一部分 施工方案设计 一、测量方案 本工程为四层教学楼,平面测量控制采用通常的“外控法”进行。 1、各区平面控制主轴线放测 为便于分别对基础施工、地上结构和装饰施工三个施工阶段进行控制,按照建筑物的轴 线方向,放测两条相互垂直的主控制轴线,其主轴线延伸到围墙上,设红色标志,作为向各 个施工层投测的依据。 2、土方开挖线及基础结构施工放测 土方开挖前,根据主控轴线将各轴线上墙柱中心轴线测出,用木桩将各中心点标于地上, 根据测出的中心轴线及基础宽度,用石灰粉撒出基槽开挖线。 3、地上结构施工放测 地上各层结构施工,现根据地面上控制轴线桩点,用经纬仪按
2、“外控法”将主控轴线投 测到施工层,再根据主控轴线将各结构轴线和结构模板边线测出弹出墨线。结构施工平面内 放线步骤如下: 第一步:用经纬仪按“外控法”将主控轴线投测到施工层; 第二步:根据主控轴线和设计图规定的尺寸,确定各轴线及其上各柱位置; 第三步:以轴线为据,按柱、墙、梁板截面尺寸定模板边线弹出墨线。 4、高程和垂直度控制 将水准点引测到拟建工程的四角柱上,利用钢尺直接沿墙角自0.000 起向上丈量,把 各层标高传递上去。主要通过控制角柱支模垂直度来控制整体垂直度。柱模板垂直度控制采 用经纬仪复测,并逐层复核向上传递。 5、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规定位置设置沉降观测标志,并作防锈防扰保护,沉降
3、观测采用 S1 精密水准仪 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2 二、基础工程施工方案 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1、施工顺序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流程为:平整场地定位放线基槽挖土混凝土垫层基础钢 筋基础模板基础混凝土素混凝土墙基础回填土 2、施工方法 (1)基槽挖土 基槽挖土采用机械开挖,挖至距槽底 60cm 处,改用人工清槽。为便于施工操作,槽底宽 度每侧将较基础尺寸放大 300400mm。基槽挖土顺序为:由内轴线向外轴线或自一边向另一 边推移。 (2)基础钢筋 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形状、尺寸和数量等是否跟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及时纠 正增补。基础钢筋在
4、现场制作绑扎成型,沿周边两根钢筋每个节点均应绑扎牢固,中间点可 采用梅花式绑扎,不得漏扎和出现松扣现象。钢筋接长采用绑扎搭接,在同一截面搭接率 。现场绑扎钢筋时必须事先弹好线或带尺作业做到排布均匀,以确保钢筋位置准确。 (3)基础模板施工 安装顺序:安装前检查安装基础两侧模板侧模支撑搭设钢管吊架安装上部基 础模板并固定检查纠正。 安装方法:按照基础边线及图纸要求,就地拼装模板,靠基槽的一边将土壁修整后, 用短木枋将钢模板支撑于土壁垫板上,另一边固定在钢管锚固桩上,然后在基槽两侧地坪上 打钢管锚固桩,搭设钢管吊架,使吊架水平杆保持水平,用线锤将基础中心线引测到水平杆 上,根据中心线安装基础梁模板
5、,拼好的钢模板(或单块模板)搁置预先点焊在箍筋上的短 钢筋上,用钢管、扣件将模板固定在吊架上,并用支撑顶紧,保持模板垂直,最后检查模板 的中心位置及断面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纠正尺寸差。 安装注意事项:模板支撑于土壁时,必须将松土清除,加设垫板,也可支撑于钢管锚 固桩上。 为保证基础梁上口宽度,防止安装支撑时模板位移,宜在两对应模板间加设临时木 枋,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拆除。 (4)基础混凝土施工)基础混凝土施工 本工程垫层和基础混凝土均采用泵送商品混凝土。混凝土自拌和机中卸出后,及时送到 浇筑地点。在运输过程中,防止混凝土离析、水泥浆流失、坍落度变化以及产生初凝等现象, 如有离析现象,必须在浇灌
6、前进行二次拌和。 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土木工程施工课程设计 3 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和钢筋上的泥土及模板内的垃圾应清除干净。模板洒水湿润,缝 隙堵严,基坑内积水排除干净。基础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斜面部分的模板应随混凝土浇捣分 段支设,边角处混凝土必须捣实。基础顶表面拉通线用木抹拍实找平搓毛,基础上的插筋, 要保证插筋位置的正确。按平面图把每根柱的截面边框尺寸线弹在垫层上,把每根柱的主筋 用箍筋与板筋点焊,上口主筋用缩尺箍筋扎牢并与钢管架固定。不因浇捣砼而位移。混凝土 连续浇捣,不留施工缝,以保证基础有良好的整体性。 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 成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一般为 3040cm。振动上层时插入下层 5cm。使两层间混凝土结合良 好。 (5)回填土)回填土 在基础柱及地圈梁浇筑完且模板全部拆除后,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质量监督站对基 础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土。在回填土前,应清除基坑内积水和有机杂物,同时将脚 手洞眼采用同标号砂浆补填好。基础及地圈梁、地梁现浇砼达到一定强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