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题目: *X X- -2 2 商业油库设计商业油库设计 1 1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本论文选题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1 1 选题意义选题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油库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本论文选 题旨在使学生掌握商业油库的初步设计及水力计算,并参考设计依据石油库设计规 范 、 石油库工艺设计手册等合理布置,最大限度的满足生产需要,减少占地面积, 节约建库成本,使油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12 2 国内外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现状 近年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油库作为油品储存及销售的重要环节将发挥
2、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目前油库存在设备陈旧落后、自动化程度不高、人员编制过多、效率低下等 问题,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我们有必要认清现状,从而更好的在油库设计和建设中 与当下的形势相结合,使油库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环境保护要求相协调,更有效的服 务于市场。 第一,关于消防、环保的要求,成品油管道及油库正常生产,建设中油库消防、给 排水设施还未达到较高水平,特别是环保方面做得不到位,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上面还 有缺陷。 第二,成品油管道的安全可靠运行方面,沿线各油库罐区油罐的液位、进罐阀阀位 应在各油库(站场)的控制室进行监控,并在管道调度控制中心进行监视,以随时掌握各 站场油罐液位的变化及进罐阀开
3、闭状况,便于全线的计划、调度和管理。同时应完善油 库自身安全监控系统,设置油库电视监控。 第三,国内成品油库普遍采用上装发油方式而未采用下装发油的方式,未能代表油 库公路发油发展的方向,但因下装发油需要相应改造油罐车,改装油罐车需要一定的时 间,在一段时间内,下装和上装油罐车会在市场中共存,故在油库发油系统最好采用下 装和上装相结合的方式建设,并随着运油车辆的发展,逐步用下装代替上装发油。 第四,现在油库中,一般是人工添加,现场工作比较零乱繁琐,也不容易添加准 确。为适应市场需求,应逐步在汽车发油系统中增设添加剂系统。 第五,国内成品油库中汽油罐普遍采用了内浮顶罐,汽油在油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
4、3 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油库进油方式由原来的铁路收油逐渐改为管道进油后,油库进油过 程中的油气损耗也将随之得到解决。但油库公路发油部分绝大部分是采用上装敞口发 油,发油过程中油气损耗非常严重,这些挥发出来的油气对于油库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都 有较大的损害。所以在发油量较大的油库中,油气回收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 第六,目前油库的业务量日见增多,这就要求油库的设计与建设要适应这种变化, 相应提高油库的自动化水平,以减轻工作量,提高油库安全性。油库自控系统主要包括 罐群自动计量系统,公路微机发油系统、安全监控系统。 2 2 主要研究内容主要研究内容 2.12.1 油库概况油库概况 此油库隶属于*石油销售
5、分公司,主要任务是向各下属油库及本市各加油站、企事 业单位、农村用户等供油。油库拟建于*市北部,库址周围无大型企事业单位及大型建 (构)筑物。铁路编组站位于库址北偏东 14 公里处,机车牵引定数 3500 吨。公路主干 线在库址东侧,距库区约 7 公里,公路为南北走向。 油库由*市主输电线路供电,电压为 20kV。主输电线路沿公路架设,可就近分线入 库。库区用水由*市自来水管网提供,可保证正常生产及生活用水的需求。 2 2.2.2 气象条件气象条件 油库所在地区年平均气温 11.3, 最冷月平均气温-1.9, 最热月平均气温 32.4; 春、夏季主导风向及风频为 SE(22) ,秋、冬季主导风
6、向及风频为 NW(21) ,平均风速 为 5.2m/s。年平均降水量为 360mm;夏季大气压为 0.99105Pa,冬季大气压为 1.02 105Pa。最大冻土深度为地表下 730mm;最高地下水水位为海拔 24m。土质为亚粘土,承 载能力为 2.1105Pa。 3、轻油全部由管道运入,铁路、公路发出;粘油由铁路运入,公路发出。所经营油 品品种、收发油量、收发油方式见附件一。 4、库区地形见附件二。 3 3 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拟采用的研究方法 资料分析熟悉设计规范及相关设计资料,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提出设计思路。 总平面布置设计用 CAD 绘制总平面布置图、工艺流程图、泵房安装图。 总平面设计计算商业油库的工艺计算(总平面布置工艺计算,轻、粘油铁路装、 卸油工艺计算,轻、粘油公路发油工艺计算,消防系统工艺计算等)和储油罐、泵等设 备的选型。 编写设计说明书说明各工艺计算、设施选择和布置的依据、特点。 4 4 预期结果预期结果 1、完成该商业油库的工艺计算(总平面布置工艺计算,轻、粘油铁路装、卸油工艺 计算,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