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地形图等高线的自动 识别与提取 学 院 名 称 测绘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 业 班 级 测绘工程 11-1 班 学 生 姓 名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教授 填表时间: 2012 年 03 月 21 日 设计(论文) 题目 地形图等高线的自动识别与提取 设计(论文) 类型(划“” ) 工程设计 科研项目 实验室建设 理论研究 其它 一、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等高线是指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相邻点所集合而成的闭合曲线,用 等高线反映地形、地貌,不仅能够明显地表示出地面的起伏状态,而 且能够表示出地面的坡度和地面点的高程,便于在图上进行
2、工程的规 划和设计。在工程水文、地质、测绘等领域,等高线图是进行地理空 间要素分析的强大工具,所谓绘制等高线,就是对大量离散的且具有 一定规律的几何量值,用数学的方法插值并将具有相同量值的点变换 成图的过程。 长期以来我国在地图应用领域中基本上使用印刷的纸质地图,而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纸质地图越来越无法满足要求,方便快捷、 信息量大的电子地图的出现缓解了该矛盾,而地形图等高线的自动识 别与提取问题便成为推广电子地图的一个重要关卡。 本文就地形图等 高线的自动识别与提取的若干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与借鉴意义。 自动识别与提取,可以从纸质地形图扫描数字化后的数字地形图 上提取,
3、也可从数字高程模型或离散高程点上生成, 你这里都要研究, 还是重点要研究哪个?是彩色扫描地图上的吧?要说明确些,突出你 的重点。 同样,目的和意义不太明确,要突出传统等高线传统生成方式的 劣势,以强调自动识别和提取的重要性及意义。 字数上,要至少写满这第一页。 二、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提纲) 1、色彩模型,颜色空间转换的研究 2、国内外彩色地图分色方法的研究 3、等高线自动识别与提取的方法 4、等高线图断点连接方法的研讨 感觉象太大了,象是硕士课题了。 1、2 是偏重图像处理的内容了。3、4 条就足够了。但可能会用分色研 究。但不是重点。 重点是具体自动识别和提取的方法有哪些?那就得展开,
4、 得细看资料。 感觉从 DEM 提取等高线应该较简单些。 要具体一些,从小问题入手,比如从地性线的生成、等高程点内插、 等高线自动生成这一过程入手,考虑内地性线生成的算法、内插的算 法或自动生成的算法等。 再将其中的一个算法编程实习一下就更好了。 三、 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 地形图的自动识别是结合人工智能与数字地形图像处理技术解决 地理性息系统中数据采集、建库与地理空间信息自动理解的重要研究 课题之一。其中,等高线作为反映区域地貌星戴的基础地理数据,一 起数据量大、形态复杂的特点而成为自动识别与提取研究中的关键环 节。近几年来,经过世界各国该领域众多学者的努力,在等高线信息 的识
5、别与提取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陈晓勇等(1991)将数学形态学方法运用于 CCD 扫描等高线图的 自动矢量化以及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建立方面;梅学良(1997) 提出基于编制条件与知识辅助的等高线栅格矢量化主动途径;邓德祥 等(1998)提出光滑条件约束下密集等高线识别算法,解决等高线的 光滑与保真识别问题;李岩影,郭静君(2000)提出等高线扫描图像 的高效自适应识别方法,克服了细化算法的逐像素处理的局限性,提 高识别效率。李伟清、彭军生(2001)提出基于连贯性的地形等高线 提取方法研究,利用被显示标注的部分等高线,建立于邻接等高线之 间的邻接关系,识别未知等高线。 等高线信息包括
6、未知信息和高程值两个方面,其中高程值最简单 的获取方法是手工输入,可靠性高,但效率地,劳动强度大。为了改 进这一方法,陈荣国等(1993)提出了基于等高距的“加减”法标注 等高值的方法;Viseshin 和 Murai(1988,1990)提出了一种人工输入 地貌特征点高程的单波段的成组等高线高程标注方法;林宗坚等 (1990)提出了基于任意两个已知高程点连线的成组高程标注;王永 明、林行刚(1996)基于图论方法表示等高线图和自动标定等高线的 一般原理, 提出了一种快速实用的等高线高程自动标定算法; T.Cronin 和郝向阳(1995,1997)提出了基于拓扑关系的等高线高程自动赋值方 法。 结合你所看的资料写,要至少了解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具体到有哪些 方法,不必要都明白,但要了解,要保证你所列出来的国内外研究方 法你多少都知道些原理,否则答辩时,老师们随便拿出个方法问你, 你就不会回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