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 题: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填表日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2010 年 3 月 24 日 一 简表 学 生 简 况 姓 名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5.7 入学时间 学 号 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 级 05 城建机械 1 班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课 题 名 称 测量系统分析与不确定度评定 课 题 来 源 指导老师拟定 类 型 综合类 设 计 内 容 和 意 义 摘 要 本课题针对测量系统分析,提出了测量系统评定的六个指标,即系统 的分辨力,偏倚,稳定性,重复性,再现性和线性指标。并对测量系统各 量值特性
2、指标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方法和不确定度合成方法进行了 分析与研究。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最后进行实例分析。 本文对测量系统及其不确定度的分析方法作了一定的探讨,使用两种 不同的分析方法对测量系统进行不确定度评定和精度保证,可以满足不同 要求。通过课题的研究,实现对测量系统的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提 出各项误差修正措施,达到精度保证的目的。 二 选题依据 1.阐述该选题的研究意义,分析跟该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两种测量系统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提出,为人们评定测量系统优劣提供了切实 可行的理论依据。这种以不确定度来评定测量系统优劣的做法,符合国际规范,便 于国际贸易往来。在对企业
3、测量系统质量认证时,测量系统不确定度评定也提供了 很好的标准和依据。另外,对测量系统内各组成要素的分析,还便于确定测量系统 的最佳匹配,以期提高其效率、延长其寿命、降低其成本。 现代的工业生产和国防建设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而产品质量是靠测量 系统来保证的。自 20 世纪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以来,国际上几家著名的大公司相继 推行了一种全新的产品质量计划6Sigma 计划。其关键是如何通过保障测量系统的 可靠运作来控制整个设计制造过程,以达到“零次品”的目的。在美国,通用、福 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联合制定推行的“QS9000 标准”对测量系统的分析提出 了具体的要求和简洁实用的指
4、南。但只适用于汽车业评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 ISO 相关的标准中也提到过测量系统的控制, 其强调的是测量过程, 没有直接提出对 测量系统的要求,具有一定的不完整性。而对于与测量系统有重要关系的不确定度 的研究和应用,目前还停留在个别指标上,还没有形成关于总个测量系统不确定度 评定的系统理论。在国内,有关测量系统分析及其不确定度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 其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的分析往往只是局限于一个部分,而对于测量系统精度保证没 有提出更为具体的措施。为此,我们将跟踪当前国际技术发展前沿,将测量不确定 度原理引入测量系统研究,从测量系统分析和测量系统不确定度来源两个方面对测 量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
5、科学、合理、客观地评价测量系统。对测量系统采取有效 可行的精度保证措施,从而,为如何组建一个最优的测量系统,如何评价确认测量 系统的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基本保证。 2.国内外主要参考文献(列出作者、论文名称、期刊名称、出版年月) 。 1费业泰.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2倪育才.几何测量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评定中国计量出版社 2005.11 3施昌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指南 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0. 4曹宏燕.测量不确定度及评定分析测试中主要不确定度分量的评定【J】. 5蒙特卡罗方法数学计算方法。 6王正林 刘明。 精通 MATLAB7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6、7. 三 研究内容 (l)基础理论知识研究 (2)测量系统不确定度评定 (3)基于测量系统分析寻找不确定来源 (4)各量值特性指标引起不确定度分量评定 (5)不确定度合成方法研究 (6)实例分析 四 研究方案 基础理论知识研究,对测量系统概念、组成和分类的探讨,在已有知识的基础 上,对测量系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提出更完善、更准确的描述;分析测量系统的六 个量值特性指标,明确它们的概念以及对测量系统不确定度的影响;对一般测量系统 误差源的分析和研究,找出通用测量系统的不确定度来源。 基于理论研究的基础,最后进行实例分析,通过在万能工具显微镜上测轴承内 圈的孔径,对万能工具显微镜误差源进行分析计算,测试万能工具显微镜的各量值 特性,采用两种途径评定万能工具显微镜的不确定度。 五 工作进度的大致安排 1-3 周 了解设计任务,调研本课题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