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风湿治疗仪盒上盖注射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 学 院: : 机械工程学院 专 业: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老师: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每人撰写 2500 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文 献献 综综 述述 0 引言引言 模具是工业生产的基础工艺装备, 被称为 “工业之母” 。 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 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型, 绝大部分塑料制品也由模具成型。作为国民经济的基 础工业, 模具涉及机械、汽车、轻工、电子、化工、冶
2、金、建材等各个行业, 应用范围 十分广泛。模具技术水平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 开发能力, 因此模具工业的发展水平标志着一个国家工业水平及产品开发能力。国民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这些年来, 中国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 年模具生产总量仅次 于日、美之后位居世界第三位。但目前我国模具生产厂点多数是自产自用的工模具车 间( 分厂) , 商品化模具仅占1/3 左右1。从模具市场来看, 国内模具生产仍供不应 求, 约20%左右靠进口, 特别是精密、大型、复杂和长寿命的高档模具进口比例高达 40%
3、2。由此可见, 虽然我国模具总量目前已达到相当规模,模具水平也有很大提高, 但在模具产品水平和生产工艺水平总体上要比德、美、日、法、意等发达国家至少落 后十年, 主要表现在模具精度、寿命、复杂程度、设计、加工、工艺装备等方面与发 达国家有较大的差距。国内模具的使用寿命只有国外发达国家的1/2 至1/10, 甚至更 短, 模具生产周期却比国际先进水平长许多。此外, 模具的标准化、专业化、商品 化程度低, 模具材料及模具相关技术比较落后,也是造成与国外先进水平差距大的重 要原因。CAD/CAE/CAM一体化先进技术已经在国内部分模具企业得到应用, 但要得 到推广和普及仍很困难。 1 我国模具技术水
4、平概况 1.1 模具制造工艺水平 目前, 模具制造方法包括直接成型和堆积涂层, 但以去除部分材料的剥蚀方法为 主,其中又区分为以电加工为主的特种加工, 和使用最多的机械切削加工。模具的传 统机械加工,大多采用普通切削速度仿型铣、数控铣或者电火花加工方法进行粗加工 和半精加工,然后通过曲线磨削、电火花加工以及人工完成精加工1。在机械切削加工 方法上,随着刀具技术的进步使得刀具的切削速度提高,模具加工的切削线速度可以 达到3001200m/min。先进的、日益成熟的高速切削加工( HSM) 技术,在国外模具制 造中已经获得广泛应用。由于切削速度和机床主轴转速达到普通加工切削速度和主轴 转速的510
5、 倍, 缩短了加工时间和降低加工成本; 另一方面, 随着切削速度的大幅 度提高并超越某一极限值,切削力和切削温度逐步减小, 被加工工件几乎没有发热温 升, 加工中发生切削自激振动的可能性大大减小, 有利于提高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3。在高速切削加工中心机床当中, 五轴联动数控铣床所占的百分比逐年上升, 成 为模具加工技术一个明显的发展趋势2。而我国模具工业起步较晚, 目前采用的基本 加工方法, 是普通切削速度下的数控铣削、磨削和电火花加工并重, 并且大量采用 人工修整来完成最后的加工。现在, 数控铣削的切削速度有较大的提高,,机床主轴的 最高转速大多上升到400010000r/min, 同HSM
6、( 机床主轴大于10000r/min)切削速度的 差距逐步缩小。有少数资金充足、技术较先进的模具企业, 已经引进HSM机床设备, 以期尽快掌握这项先进加工技术。但从总体来看, 装备水平仍比国外企业落后许多, 特别是设备数控化率和CAD/CAM应用覆盖率要比国外企业低得多。 由于体制和资金等 方面原因, 引进设备不配套、刀具不配套, 或者计算机辅助制造( CAM) /计算机辅助 设计( CAD) 软硬件系统不配套3。 装备水平低, 设备利用率低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较好 的解决, 从而带来我国模具企业钳工比例过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工装设备不完善、 先进的智能化的NC 加工技术得不到普及和推广, 制约着我国模具加工的精度和模具 开发周期。此外,快速成型/快速制模技术在我国得到重视和发展, 许多研究机构致力 于这方面的研究开发。清华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单位都自主研究开 发了快速成型技术与设备,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