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 目 110kV 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 学生 姓名 、 学号 江杰迪 B08071109 专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姓名 张俊芳 职称 副教授 应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 、文献综述; 课题研究的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及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课题 研究计划 与 写作提纲等。 (3000 字以上 ) 一、设计(论文)背景、意义和现状分析: 毕业论文是我们大学学习的最后一次综合性训练。通过本次毕业设计可以巩固各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变电所设计的基本方法;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同时对电力 工业的有关政策、方针、技术规程有一定的了解;培养电力设计的能力,
2、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 电是能量的一种表现形式,电力已经成为工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动力,并广泛运用到一切生产部门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电能有许许多多的有点:首先,可以简单有效的转化成另一种的能量形式、其次,电能可以通过高压的形式进行传输,方便了电能的传输,容易实现自动控制,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经济效益。电力工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建国以来, 我国电力行业还在飞速的发展中,变电站,开闭所等基础公共设施越来越完备,许多地区已经实现了电能传 输、电压等级转化自动化等方面,电力系统实现调度自动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工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面、系统,工厂用电量迅速增长
3、,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日益提高,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高、更完善的要求。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行费用和有色金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生产方面,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人身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网络按一定的接线方式所构成,他从电力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 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一个用电设备的转设场所。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枢纽,变电站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电力系统、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和网络技术的发
4、展,为目前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隔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 110KV 变电站属于高压网络,该地区变电所所涉及方面多,考虑问题多,分析变电所担负的任务及用户负荷等情况,选择所址,利用用户数据进行负荷计算,确定用户无功功率补偿装置。同时进行各种变 压器的选择,从而确定变电站的接线方式,再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送配电网络及导线,进行短路电流计算。选择变电站高低压电气设备,为变电站平面及剖面图提供依据。本变电所的初步设计包括了:( 1)总体方案的确定( 2)负荷分析( 3)短路电流的计算( 4)高低压配电系统设计与系统接线方案选择( 5)继电保护的选择与整定(
5、6)防雷与接地保护等内容。 随着电力技术高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力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用,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变电所作为电力系统中一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 电力系统由发电厂、变电站、线路和用户组成。变电站是联系发电厂和用户的关键环节,有着变换和分配电力的作用。变电站可根据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1 枢纽变电站 它位于电力系统的枢纽点,连接电力系统高压和中压的几个部分,汇集多个电源,电压为 300-500kv的变电所,成为枢纽变电所 2 中间变电站 高压侧以交换潮流为主,起系统交换功率的作用,或长距离传输电线路分段,一般汇集 2-3 个电源,
6、电压为 200-330kv,同时又降压供给当地用户。 3 地区变电站 高压侧电压一般为 110-220kv,向地区用户供电为主的变电站,这个是一 个地区的主要变电站。 4 终端变电站 在输电线路的终端,接近负荷点,高压侧电压多为 110kv,经降压后直接向用户供电的变电站。 本次设计是我们的毕业设计,在设计中要求我们模拟设计一个电压等级为 110kv 的变电站的电气部分。本次设计的变电站类型为地区变电站,为了满足某个地区的生产和生活的要求,根据老师给的参考资料和要求,结合平日所学的知识,查询文献资料,熟悉一些设计的方法,为以后的设计电气部分打下一定的基础。 从我国目前用电情况 看, 新建变电所
7、应充分体现出安全性、可靠性、经济性和先进性 。为了满足两条出线侧负荷增长的 需要,提高电能质量,拟建一座 110KV/10KV、 110KV/35KV 的降压变电所。本次所设计的变电所是重要的地区型变电所,全所停电后,将影响整个地区以及下一级变电所的供电。因此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调度灵活、运行检修方便;主接线简单、供电安全可靠;布置紧凑,占地面积少,考虑扩建的可能;设备选择以提高供电可靠性、经济运行水平和自动化水平为前提等等。 二、文献综述 文献 1对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的研究 ,提出 新一代的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该具备扩展性和开发性的特点,在满足国际标准的前提上,符合 未来电网调度
8、自动化系统的经济调度以及安全生产上的需求,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新一代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发展前景和方向上的探索。 文献 2在节能发电调度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中,从各个发电机组突出节能发电调度的重要性和影响性。 文献 3探析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 ,提出 电力调度自动化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系统,在电力调度中占重要位置。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安全防护问题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发展的智能调度系统要能够满足用户在信息安全方面的需求。 文献 4使电力企业获得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经济效 益,这将是调度自动系统的发展方向。我国的调度自动化系统在逐步经历并完成了从“经验型调度”到“分析型调度
9、”的转变之后,相信必将发展至“智能调度”阶段。“智能调度”系统将能够满足客户在信息安全防护能力方面更高的需求。 文献 5对电力系统节能发电调度的研究中通过:介绍和比较了 2 种发电调度方法,突出了节能发电调度的优越性,针对目前我国节能减排的要求,结合国内外发展趋势论证了实行节能调度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文献 6对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研究,通过对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设计的网络拓扑、 IP 规划、 MPLS VPN、网 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分析阐述。表明电力调度业务的实时性、准确性和安全性是首要问题,是数据网络设计的出发点。 文献 7对未来将其升级成软交换调度交换网的技术方案给出了建议,分析
10、了升级为软交换方案后的调度交换网将具备的视频通信、音视频会议及数据通信等功能,新方案也将大大提高调度业务的灵活性。 文献 8借鉴经济学领域的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 , 定义了年度电量计划执行公平度指标 , 描述了其基本计算方法。分析表明了公平度指标能够较好地响应电量计划完成率的分散程度 , 能够表达调度机构电量调度的公平程度。 文献 9对节能电力调度的安全防护中应用的物理隔离技术进行研究和应用,并指出在应用物理隔离装置时的几个误区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三、 参考文献: 1王荣 .电网调度中的自动化系统发展方向研究 J.机电信息 ,2010(24):93-94. 2叶剑波 .节能发电调度对发电企业的
11、影响及对策 J.电业政策研究 ,2008(1):7-10. 3刘雅臻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及发展趋势探析 J.科技与生活 ,2010(10):16. 4王诤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J.技术论坛 ,2006(3):86-87. 5艾琳 ,华栋 .电力系统节能发电调度研究 J.华东电力 ,2008,32(9):85-89. 6张宣江 ,卢国良 ,孙燕萍等 .华北电力调度数据网网络设计与应用 J.继电器 ,2008,1(16):49-53. 7周澍 ,张聚明 .华中电力调度交换网软交换方案 J.电力系统通信 ,2008,24( 10): 10-13. 8戴俊良 ,王鹏 ,王轩等
12、 .基于基尼系数的电力调度公平性指标探讨 J.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8,25(1):26-29. 9程碧祥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物理隔离技术的研究 与应用 J. 四川电力技术 ,2008(2):37-38. 10董新亮 ,张敏 ,张秋菊等 .电网节能发电调度系统探讨 J.华东电力 ,2010,38(11):1707-1711. 11施维刚 ,张子慧 .介绍某电力调度通信楼自控系统 J.工程设计 CAD 与智能建筑 ,2002(7):26-30. 12李干林 ,肖雅 ,谈俊等 . 电网调度自动化仿真软件的开发 J.福建电脑 ,2008(12):13-14. 13光在超 .电网调度节能措施分析
13、与探讨 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4):265. 14牛玉广 ,谭 文 ,刘吉臻等 .节能发电调度的网厂两级优化方案 J.中国电力 ,2010,43(9):15-18. 15Gao Ciwei,Li Yang.Evolution of China s power dispatch principle and the new energy saving power dispatch policyJ.Energy Policy ,2010(38):7346 7357. 四、课题研究计划与写作提纲 第 1 周( 2012 年 2 月 20 日 -2012 年 2 月 24 日): 发放和接受任
14、务,查阅与题目有关资料,确定完成设计的目标和方法。 第 2 周 第 3 周( 2012 年 2 月 25 日 -2012 年 3 月 11 日): 阅读中文与英文文献,完成文献综述和外文翻译。 第 4 周 第 5 周( 2012 年 3 月 12 日 -2012 年 3 月 25 日): 熟悉变电站电气部分的发展概况,学习变电站电气部分设计程序和方法。 第 6 周 第 8 周( 2012 年 3 月 26 日 -2012 年 4 月 15 日): 完成变电站设计相关的负荷分析与计算,电气主接线设计,。 第 9 周 第 11 周( 2012 年 4 月 16 日 -2012 年 5 月 6 日)
15、: 完成变电站设计相关的短路计算与分析,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第 12 周 第 13 周( 2012 年 5 月 27 日 -2012 年 5 月 20 日): 完成变电站设计相关的继电保护系统设计等,进行资料汇总。 第 14 周( 2012 年 5 月 21 日 -2012 年 5 月 25 日) 撰写论文,论文答辩。 写作提纲 1 节能发电调度 1.1 节能发电调度的概述 1.2 节能发电调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3 发电调度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1.4 发电调度的物理隔离技术 2 节 能发电调度的建模与计算 2.1 电量计划完成率 2.2 年度电量计划执行公平指标 2.3 算例与分析 3 电网调度节能措施分析与探讨 3.1 节能调度需要注意的问题 3.2 对于电网调度节能措施的探讨 五 、 课题研究的 基本内容、 重点难点及 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 变电站电气设计要求根据地区经济发展及电力负荷增长率的规划,结合电力系统参数和对变电站的具体要求,设计出具有可靠性、灵活性、经济性的电气系统方案。 2 本次设计要求根据已知的地区负荷发展情况和地区电网情况,设计一个新建变电站的电气部分,包括原始资料的分析、统计 计算;主接线方案的拟定;短路电流计算;主要电气设备选择;继电保护与二次部分设计等内容。 3配电装置的初步规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