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Pv4/IPv6 过渡机制的研究与实现 目 录 IPv4 的发展现状及 IPv6 的意义 . 2 IPv6 与 IPv4 的区别 . 3 IPv4 向 IPv6 过渡 技术 . 5 IPv6 的推广 . 8 内 容 提 要 继解决 2000 年问题之后 ,网络界迫在眉睫、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当数完成从 IPv4 向 IPv6 的过渡。现在被全球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IPv4 是 “ 互联网协议第四版 ” ,已经有 30 年的历史。从技术上看,尽管 IPv4 在过去的应用具有辉煌的业绩,但是现在看来已经露出 很多弊端。 本文 将 从 四 个方面介绍了下 一代的 IP 协议 IPv6。 互联网已经
2、成为现代社会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成为当今高科技发展的重要支撑环境,互联网的巨大成功有目共睹。 IPv4 的发展现状 及 IPv6 的意义 1、 IPv4 的发展现状 继解决 2000 年问题之后 ,网络界迫在眉睫、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当数完成从 IPv4 向 IPv6 的过渡。 现在被全球广泛使用的互联网协议IPv4 是 “ 互联网协议第四版 ” ,已经有 30 年的历史。从技术上看,尽管 IPv4 在过去的应用具有辉煌 的业绩,但是现在看来已经露出很多弊端。 随着 Internet 的规模以近乎于指数的趋势增长, IPv4 的地址空间
3、面临即将耗尽的危险。 40 亿个 IPv4 的地址已经用掉了 3/4,另外, Internet 早期由于缺乏规划,造成了 IP 地址分配 “ 贫富不均 ” 的现象,少数团体与单位占用了许多 A 类地址,如 MIT 与 AT&T 就各自占用了 1600 万个 IP地址,由此浪费了大量的 IP 地址,后来的大部分单位与公司就只能申请余下的 C 类地址,特别是像中国与日本这样需要大量 IP 地址却得不到足够多的地址的国家更是如此。为此, IPv6 将 IP 地址的长度由 32 个比特位扩展到 128 个比特位,将 IPv6 的地址空间扩展为3.41038 个,届时地球上每个人可分配到 1.81019
4、 个 IP 地址。促使推广 IPv6的另一个原因是新的应用对 Internet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 Internet 提供更复杂的寻址与路由能力,特别是下一代移动数字电话对 Internet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指出的是,目前的IPv6 还不是最后的标准,即使是将来采用 IPv6 标准时,也不会马上弃用 IPv4。网络界人士认为,从 1994 年算起,从 IPv4 向 IPv6 的过渡至少要花费 15 年。但是,网络管理人员现 在就应该考虑、规划 IPv4向 IPv6 的转换,要未雨绸缪、早作准备,避免出现类似 Y2K 问题的那种尴尬局面。 2、 IPv6 的意义: 全球范围内 WLAN、
5、 2.5G、 3G 无线移动数据网络的发展加快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通信模式的形成,由于移动通信用户的增长要比固定网用户快得多,特别是各种具有联网功能的移动终端的迅猛发展,考虑到随时随地的、任何形式、直接的个人多媒体通信的需要,现有的IPv4 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网络市场对地址空间、端到端的 IP 连接、服务质量、网络安全和移动性能的要求。因此人们寄希望于新一代的IP 协议来解决以上 问题。 IPv6协议正是基于这一思想提出的,它是 “ 互联网协议第六版 ”的缩写。在设计 IPv6 时不仅仅扩充了 IPv4 的地址空间,而且对原IPv4 协议各方面都进行了重新考虑,做了大量改进。除了提出庞大的地址数量外, IPv6 与 IPv4 相比,还有很多的工作正在进行以期得到更高的安全性、更好的可管理性,对 QoS 和多播技术的支持也更为良好。 IPv6 与 IPv4 的区别 1、扩展了路由和寻址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