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 资源ID:1390466       资源大小:42.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1、 1 农村 初中 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 与 思考 摘要 随着社会 经济 的发展,很多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去打工 ,把子女留在家里,这就产生了留守学生 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 。 留守学生 自身的问题,对留守学生 教育管理 存在的误区都是不可回避的 ,甚至已经成为社会性问题 。 针对这些情况, 笔者对农村初中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词 农村 留守 学生 ; 问题 ; 原因 ; 误区 ; 思考 据统计,目前中国留守学生有 5800 万,占农村儿童总数的 28%,占全国人口数的4%, 留守学生问题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个社会性问题。 我工作的青市乡中学也不例外 。该 校初中学生中双亲外出的留

    2、守学生有 147 人,占学生总数的 42%。 父母外出打工后,与留守学生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 多数的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人意 之 处 。 这种状况容易导致留守学生 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 学习 等方面出现偏差 。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 一、留守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一) 道德品质 问题及其原因 部分 留守学生 道德品质差, 法制观念淡薄 , 人生观、价值观偏离 了 正确 的 方向 。不少 留守学生 欺骗说谎、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更有的 留守学 生 有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敲诈勒索等违法违纪行为

    3、。 这是 由于父母法定监护职责的缺失,临时监护人监督不严 ,有的溺爱,有的觉得别人的孩子不好管而放弃管教。 调查发现 留守学生 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不知道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育方法上还是老一套,与孩子在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 , 缺乏必要的教育引导 。另外, 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也 对 留守学生 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 行为习惯问题及其原因 2 留守学生 的行为习惯较差。大多数 留守学生 自我控制 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不换衣服、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 留守学生 行为习惯

    4、较差,在家里不听代养人教导,顶撞祖辈、不服管理、我行我素。 (三) 心理健康问题 及其原因 1.性格柔弱内向 留守学生 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 亲戚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 2.自信心不足 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 理障碍,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据调查,仅有 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 3.寂寞无聊 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

    5、感到寂寞,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逆反心理 严重 留守学生 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 5.怨恨父母 少数孩子不理解父母,认为家里穷,父母没有能耐,才外出打工,由此产生怨恨情绪 ,有的孩子在父母回家后疏远父母,和父母产生情感隔膜,甚至怨恨父母无情。 (四) 学习问题及其原因 大多数 留守学生 学习成绩中等偏下 , 尽管有许多 留守学生 也表现出了强烈的求学愿望,然而, 留守学生 实际学习情况却不容乐观。从总的调查情况来看,

    6、 留守学生 只有 2的成绩优秀, 10的成绩中等偏上,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和相当差的却占到了88! 其中男生的学习问题普遍比女生严重。 这主要是由于心理问题的干扰以及学习 3 自控力较差 又缺乏父母的监管 所造成的。在我们的问卷中,有绝大部分的 留守学生 反映无人督促学习,这反映出监护人本身的态度和能力 减弱了原有家庭的监督作用,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形成。 二、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管理的误区 (一) 老人全部包揽家务劳动,使孩子失去一切锻炼的机会 现在的孩子少,心疼是理所当然的,但要让孩子做一些必要的家务劳动。有些孩子甚至吃饭要长辈添,喝茶要长辈倒,他们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这样的娇生惯养,使孩子养成

    7、懒惰的习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思想。现在的学生,吃不了苦,当老人们讲过去的苦难生活时,他们觉得离自己太遥远,往往嗤之以鼻,甚至认为那是老年人编造的谎言来欺骗他们,尤其是父母外出打工 的留守学生,让隔代长辈管教他们,由于思想、观念上的差异,常常是隔靴骚痒,不得要领,导致孩子的思想道德滑坡。 (二) 用金钱弥补亲情,用物质的全部满足代替对孩子的全面教育 现在,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孩子们的物质需要扩大了,爷爷奶奶对孩子们的物质需要总是无条件的满足,甚至明知孩子的要求是无理的,也不加以阻止。他们喜欢回忆自己童年时代的苦难,以此为鉴,因而加倍地向孩子们身上倾注关爱之

    8、情。有的父母觉得离开孩子在亲情上亏待了他,于是觉得应该在物质上加倍弥补。如初三有个男生,穿的衣服大多是名牌,还拥有高档手机、复读机、游 戏机等,可以说他要什么家里基本上都一一满足他,可他学习却一落千丈,整天只想着玩,根本无心学习。对这样的孩子,满足越多,他越不满足,离长辈的要求越远,对他们的物质满足不仅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成了南辕北辙之事。这种一味的满足,久而久之,导致孩子缺乏独立生活能力,缺乏接受挫折的能力,将来走出社会,他经受风雨的能力就必然比别人差。 (三) 老一辈对孩子们的期望值过高 俗话说:“孩子是自家的乖。”老一辈不能实事求是地看待孩子,总认为自家的孩子应该比别人有用。由于目标过高,不切实际,结果孩子们根本达不到。既然根本无法达 到的事,谁还愿意追求呢?初二有个女孩子,天赋不算好,但在小学五年级第


    注意事项

    本文(本科毕业论文----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管理的探索与思考)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