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前言 小额信贷起源于 70 年代孟加拉国,简称 G B 模式。在孟加拉的金融实践中,小额信贷是一种小额、短期信贷方式,不需要担保,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单方便易行。这一模式通过五至十家农户为一组的相互联保的方式发放小笔贷款。 1小额贷款从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分福利型和制度型两种类型。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前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 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为了破解农村金融困境,从 2004 年至 2006 年 连续 3 个 “ 一号文件 ” 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 2007 年年
2、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勾画了整个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既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的目标,也对如何落实进行了具体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以大篇幅文字 “ 定调 ” 农村金融改革框架。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金融市场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1 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时代背景 1.1 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要求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金融政策之外,专门就农村金融体制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 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至少包涵以下几种含义: 第一,必须改变那种以农村资金支持城市发展的金融体制,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创新,使农村资
3、金能留在农村社会,并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吸引城市资金与海外资金进入农村,彻底改变现有的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从而达到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第二,要使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并吸引外部资金,应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改革。首先发展使农业成为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产业。其关键是要将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使其产业相互衔接、交叉、重叠,对传统的农业 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例如,许多地区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产业,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各种生态园区、观光旅游农业就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传统的农业相适应的国家支农借贷为主的农村金融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一是解决农村
4、信用社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解决利率管制、缺乏有效的监管框架问题,三是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这种合理体系是降低农户金融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是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 第三,要发展农村金融,使之成 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还必须创新现有的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在传统的农村金融制度中,农村金融体系是为城市发展吸收资金而设计的 2,因此,资金的使用一直不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点 3。现有的涉农的正规金融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其间,农发行的业务已经缩少到仅给粮棉收购提供资金、农业银行中的支
5、农业务也在执行中打下不少的折扣,更有甚者,这些业务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成为农业银行向国家转嫁债务的理由,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化改制,在成本与收益的约束条件下,它的业务开始远离农村与农业。因此, 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是农村金融政策的重中之重。与城市金融不同,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一般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由于农户的主要资产没有证券化,故农户在信贷过程中缺乏城市中工商企业及居民经常使用的抵押品,导致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城市化的制度根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不能以城市金融组织为样
6、本,这将进一步的加速农村金融组织的本土化。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必须挖掘农村社区的信用资源,并以此作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应采用较少抵押或者没有抵押的方式使贷款手续简单、灵活,使品种与期限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及其生产周期。 第四,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农业经营尚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农产品市场又经常发生周期性波动。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型业务存在很大的风险,而风险的实质是金融知识的缺乏,是信息的短缺。而正规金融的实践证明,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这就要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不但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切入点,而且必须赋予农民金融发展
7、权,承认农民之 间金融交易的合法性,使其内生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规避正规金融机构中不可能低成本的解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风险。 1.2 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 , 农村经济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 , 农民家庭的资金需求和消费层次日益提高。据了解,时下一些农民用于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超前消费,往往还习惯于以向亲友告贷为主。为此,农民欢迎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能提供更多更好的 小额 信贷服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住房消费信贷。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把翻建住房作为家庭的重大消费投资,近年来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为 改善生活环境,逐渐把住房目标瞄准了集镇商品房。不少农民在翻
8、建或购买住房时,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十分希望得到消费信贷的扶持。 农机消费信贷。如今农民讲究科学种田,注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激起了他们购买农机的热情。目前农民需要的农机主要有运输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中小型农业机械,购买农机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已成为农村消费信贷的新热点。 教育消费信贷。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不少青年学生得以进入中高等院校深造,但学生家庭的就学经费负担较重。因此 , 为农民子女提供助学消费贷款,既有利于帮助农民子女顺利完 成学业,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空间,优 化信贷结构。 生产消费信贷。当前,农村各地正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农民在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经营过程中,遇到临时性的资金短缺在所难免,需要金融部门提供生产性消费贷款,帮助农民致富。 耐用消费品信贷。农村是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耐用消费品消费市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向高档次、多样化发展。由于农民的农副业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十分需要短期性的消费信贷,以解其燃眉之急。 医疗消费信贷。目前,医院的医疗费用 越来越高,特别是大病住院更是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