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 学院 2012 毕业设计 第 1 页 共 68 页 第一章 建筑设计 1.1 初步设计资料 一 . 工程名称:福华宾馆结构设计 二 . 工程概况:建筑面积 3091.2 ,建筑总高为 23.4 ,主体大楼为六层,室内外高差为 0.30m。 三 . 温度:最热月平均 28,最冷月平均 -5; 极端最高温度 38,极端最低温度为 11.5。 四 . 相对湿度:年平均 34。 五 . 相对风向:北风,基本风压 0.35kN/。 六 . 雨雪条件:最大积雪深度 0.25cm,雪荷载 0.40kN/。 七 . 年降雨量: 870mm。 八 . 水文资料:经勘探未发现地下水。 九 . 地质条件 :
2、地震烈度:本工程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场地类型: 类。 十 . 材料使用: 1. 混凝土:梁板柱均使用 C30 混凝土。 2. 钢筋:纵向受力钢筋采用热轧钢筋 HRB335,其余采用热轧钢筋 HPB235。 3. 墙体: a. 外纵墙采用 18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5.5kN/m3) ,外侧墙体贴瓷砖( 0.55kN/m2) ,内侧为 10 厚水泥砂浆抹灰( 17kN/m2)。 b. 内隔墙采用 12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5.5kN/m3) ,两侧均为 10 厚水泥砂浆抹灰。 c.女儿墙采用 180 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5.5kN/m3),外 侧墙体贴瓷砖,水泥粉刷内侧( 0.36kN
3、/m2)。 4. 窗:均为塑钢玻璃窗( 0.35kN/m2)。 5. 门:除大门为玻璃门,房间均为木门。 1.2 工程做法 XX 学院 2012 毕业设计 第 2 页 共 68 页 1.2.1 房间使用面积确定 本设计根据建筑使用性质、建设规模与标准的不同,确定各类用房。根据使用要求,结合基地面积、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确定开间和进深。 1.2.2 交通联系部分的平面设计 一幢建筑物除了有满足各种使用功能的房间以外,还需要有把各个使用房间及内外有机联系起来的交通联系部分,以保证使用便利和安全疏散。在多层建筑中,楼梯是必不可少的一 部分,是楼层人流疏散的必经之路,楼梯的数量、位置及形式应满足使
4、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注重建筑环境空间的艺术效果。 设计楼梯时,还应使其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和其他有关单项建筑设计 规范的规定。 本设计主入口选取现浇板板式双跑楼梯,作为主要交通用的楼梯梯段净宽应根据楼梯使用过程中人流股数确定,一般按每股人流宽度 0.55m+0 0.15m 计算,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楼梯坡度的选择要从攀登效率,、节省空间、便于人流疏散等方面考虑。因而本建筑楼梯踏步高度选用 150mm,踏面选用 270mm。 1.3.3 建筑立面剖面设计 立面设计是在满足房间的使用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下,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 构图的一些规律,结合平面的内部空间组合进行的。进行立面
5、设计设计时要考虑房屋的内部空间关系,相邻立面的协调,各立面墙面的处理和门窗安排,满足立面形式美观要求,同时还应考虑细部构件的处理。 建筑剖面考虑的是建筑物各部分高度,建筑层数和空间结构体系。确定房间净高时,主要考虑房间的使用性质,室内采光通风及设备设置和结构类型。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取房间层高为首层 3.6m,标准层 3.3m。 1.2.4 抗震设计 建筑抗 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计。 建筑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要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