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筑工程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1 第一章 概述 第一 节 编制依据及原则 1、编制说明 我单位严格按照招标文件的规定、施工现场踏勘情况和相关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根据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交通组织安排、气候等实际情况,结合我单位的施工力量和管理模式,按照 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科学组织、充分发挥我公司优势,达一流品质、创 “ 精品 ” 工程的原则编制。 2、编制依据 2.1 绕城高速与元华路互通立交桥工程、天府新区“三纵一横”绕城高速立交桥群 (剑南大道 濯锦南路 )工程招标文件; 2.2 国家现行的与工程有关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施工规范及验收规范; 2.3 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交通组
2、织安排 等具体情况 ; 2.4 我单位现有能投入本项目的机械设备、人力、施工技术力量和工程组织管理水平。 2.5 国家的法律、法规及地方有关施工安全、工地保安、人员健康、劳动保护、土地使用与管理、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方面的具体规定和技术标准。 3、编制原则 3.1 严格按照业主招标文件、施工规范的要求和业主的工期要求,优化组织施工,全面规划、统筹安排、突出重点、保证质量,按期完成施工任务。 3.2 科学合理安排施工程序、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提高施工机械化、工厂化、标准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计划方法,确定最合理的施工组织,尽量缩短工期,加快施工进度。 3.3
3、节约用电,满足环保要求,加强安全管理,防尘降噪,做到文明施工。 3.4 优先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 3.5 加强施工工程质量的管理,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争创优质工 程。 3.6 在业主的统筹安排下进行工程施工。 高速匝道现浇连续梁桥施工组织设计 2 建筑工程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第二 节 工程概况 成都市绕城高速与红星路南延线立交工程项目,位于成都绕城高速公路 ZK37+762.20 与红星路南延线交叉处。红星路南延线现状为 16.50 米路幅宽度的城市主干路。分离式下穿成都绕城高速公路。根据天府新区“三纵一横”路网规划,红星路南延线作为天府新区“三纵一横”重大基础设施的骨干路网
4、,将改建为 60米路幅宽城市快速路。本工程修建红星路南延线以南上绕城高速公路的两条匝道。 桥梁结构形式: B匝道府河主桥起点桩号为 BKO+305.363,终点桩号为 BKO+482.363,桥梁全长177米,桥跨布置采用 (46+85+46)米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主梁为单箱单室截面,主墩为横桥向 620cm,顺桥向 280cm钢筋混凝土实心墩,每个主墩桩基础为 4根 2.0m冲孔灌注桩。江家立交岸 B匝道引桥的跨径与绕城府河桥跨径完全对应,采用 3*25 米预应力简支小箱梁, 14#桥台处设置桩式桥台与路基相接,白家立交岸 A 匝道桥与 B 匝道桥为 8*20 米连续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圆形
5、桩柱式桥墩,桩墩直径 1.5+1.4米 ,桥台均采用桩式桥台。主线加宽桥为 3*25米连续梁 +16*25小箱梁 +4*25现浇梁,下部结构采用双柱圆形桩柱式桥墩,桩墩直径 1.5+1.4米。 1、 技术标准 1.1 立交等级: 一级。 1.2 设计速度: 主线:成都绕城高速公路,设计速度 100公里 /小时。 被交叉线:红星路南延线(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 60公里 /小时。 匝道:设计速度 3540公里 /小时。 1.3 路基宽度: 主线:整幅式路基标准宽度为 34.50米。 被交叉线:标准路基宽度 60 米。 匝道:单向单车道 8.50米,单向双车道 10.50米 (红星路南延线侧 10
6、 米 )。 1.4 汽车荷载等级: 公路一级。 1.5 桥梁设计净空: 净高 5.0米。 1.6 地震设防标准: 地震烈度为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1g。 2、 地形地貌及地质情况 地形地貌上属岷江水系 I 级阶地。总体地貌平坦。 场地内钻孔揭露地层为第四系填土层 (Q4me)和第四系全新统冲击层 (Q4a1+p1)。具体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杂填土、素填土、粉土、细砂、中砂、卵石土。持力层以卵石土为主,杂色,稍湿 饱水,松散 密实 .卵石成分以石英岩、石英砂岩及黄岗岩为主,亚圆形,微 中风化,粒径一般为 418cm,场地内分布均匀,埋深 3.611.6m,层厚大于35.0m。 地表水主要有清水河及府河,均为常年性河流,主要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溪沟生活污水补给。两河作为都江堰灌溉系统的排洪河道,平时水量受都江堰河管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