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毕设资料网! | 帮助中心 毕设资料交流与分享平台
毕设资料网
全部分类
  • 毕业设计>
  • 毕业论文>
  • 外文翻译>
  • 课程设计>
  • 实习报告>
  • 相关资料>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毕设资料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孝经毕业论文

    • 资源ID:1387712       资源大小:91.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孝经毕业论文

    1、 1 绪论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 ,孝经作为先秦时期孝道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当 今学者 研究孝道思想的重要典籍。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进入转型, 利弊共存。有利于人们摆脱禁锢、革新观念 、增强人们的自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开放意识、民主法治意识以及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在思想道德领域主要 有 ,道德失范 现象 严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 等等 。毫无疑问,作为传统文化精髓的传统孝道也受到严重冲击。家庭血缘关系日益淡薄,许多人表面光鲜、心灵空虚,唯钱是瞻。一 些人数典忘祖、不孝不悌,甚至虐母弑父,与孝道背道而驰的现象不胜

    2、枚举。孝的民族特质也渐渐弱化。 因此,对孝经加以研究,于弘扬孝道,完善孝道思想的理论体系, 对 增加国人的民族认同感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作为儒家孝道的经典 孝经,自成书以来便受到极大的关注。历史上研究孝经的著作 颇 多。我国古代先后有魏文侯、晋孝武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清世祖、清圣祖、清世宗等君王和多位学者为该书做注解释义。近代以来,孝道曾受到严重冲击,特别是十年文革时期,甚至被全盘否定。因此,对孝经的研 究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当今社会,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对孝经 中孝道思想 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目前,国外尚无对近代中国孝经与孝道文化的专门研究,亦没有相关论著与

    3、论文问世。国外大都仅仅注重孝经的翻译与注解,而且多从宗教学、伦理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进行研究,如日本学者加地伸行的论儒教。 此外 ,还有田成之的经学史论、中国经学史等书,其研究主要是介绍孝经的概貌及地位与意义。 国内对孝经思想的研究主要有:梅梁永、张方玉 的家庭伦理研究 指出孝经的家庭伦理思想以“孝”为核心,始于家庭,由亲及疏 ,由内而外扩展到整个社会,具有层次性。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包容了以孝、忠为核心内容的宗法体系,实现伦理与政治的融合。侯辉 的孝道思想精华及其现代启示阐述了孝经中养亲,敬亲、谏亲、尊老的思想精华,主要从子女对父母,父母对子女以及孝的教化方面论述了其现代意义。王贞 “以孝治国”理想

    4、政治模式论略指出孝经移孝作忠,体现了伦理孝道与王权政治的结合,使孝上升为治国之条目,守社稷之纲领,体现了一种“以孝治国”的理想政治模式。当前,一般有关孝经思想的论文都会在文中提到,怎样从孝经中借鉴有用的 资源,以及借鉴怎样的资源,但是系统论述这个问题的论文不多,笔者认为应当通过对孝经孝道思想的现代阐释,着力发掘孝经的现代价值,广而推之,以促 2 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 孝经中孝道思想的渊源 (一) 孝的起源与含义 纵观我国历史,孝对于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维护民族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华民族自古注重孝道,历史的长河中演绎了一段又一段与孝有关的动人故事。孝是天经地义的行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5、基础和核心。对孝道德注重与弘扬是中华文明区别于其他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的原因之一。 1、 孝的起源 孝 在我国可谓渊源流长,那么“孝”起源于何时呢 ?当前学术界主要存在四种观点: 第一 、夏代。章炳麟认为“严父大孝创制者禹”,“则孝经皆取夏法”,1认为孝起源于夏。 第二、 商代。杨荣国认为“在殷代有了孝的事实,当然也就说明那时有了孝的思想的产生” 2。 第三 、殷周。李奇认为“孝的道德观念与实践,可以说产生于殷(商)周时代的奴隶社会” 3。 第四 、西周。郑慧生认为“孝道滥觞于西周” 4。王慎认为“西周孝道观的形成当始于文王时代” 5。 那么,孝到底源于何时呢?其实。孝最早

    6、可以追溯到 上古 时期,也就是我国母系氏族转变为父系 氏族时期。 舜是上古时期五帝之一。传说他的父亲叫叟,是一个瞎子,娶了一位继母,生有一子叫象。据说其父顽母嚣象傲,且想尽办法想要谋害舜,舜机智的躲过了,并且一如既往地善待父母。最终,一家人和睦相处。舜的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他对父母的孝心更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当然,这其中不免有后人添加和想象的成份。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那个时代的确有我们的祖先生活着。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人们自然而然的形成集体,共同生活,氏族便在人们的共同生活中产生了。人际关系的发展与人们实践的发展,促使人们之间形成了一种道德规范, 这其中便包含有孝的原始成分。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7、男子的劳动在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等重要的生产部门中作用得到加强,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男子在社会生产、经济生活中的支配地位使财产继承问题提上日程。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家庭转化,子女的男系血缘关系得以确认,这样母权制十分自然的过渡为父权制。 以婚姻制度的转变和私有制的产生为基础,可以直接继承父母的财产。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子女会赡养年迈的父母,给予一定的生活保障。其次,在原始社会时期先人们有祭祀的习俗,被祭的对象除了鬼神还有祖先,这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人们对祖先的崇 敬与怀念之情。 由此来说,“孝”作为调整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在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即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和母权制向父权制的过渡过程中产生


    注意事项

    本文(孝经毕业论文)为本站会员(泛舟)主动上传,毕设资料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联系网站客服QQ:540560583,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本站所有资料均属于原创者所有,仅提供参考和学习交流之用,请勿用做其他用途,转载必究!如有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我们会立即删除相关内容!
    copyright@ 2008-2025 毕设资料网所有
    联系QQ:54056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