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毕业论文 基于新会计准则下合并商誉问题研究 关键词: 商誉 合并商誉的计量 负商誉 新会计准则 摘 要: 商誉问题,一直是会计理论界关注的焦点。在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中,争论最大、讨论时间最持久、至今仍有分歧的,莫过于商誉问题了。本文首先介绍了各种商誉概念,包括好感价值观、超额收益观、总计价账户观、协同效应观以及核心商誉观,在此基础上,试图明确商誉的内涵。由于我国新会计准则对于合并商誉的相关规范进行了重大调整,因此本文将重点放在了新会计准则中合并商誉会计处理所涉及的具体问题的探讨上。首先讨论不同合并 理论对于合并商誉的影响,即商誉在不同的合并理论下 母公司理论、主体理论、所有权理论,计算结果有
2、所不同,而我国新准则中体现的不是单一合并理论,而是对于几种合并理论的综合运用,使得合并商誉的计算结果更加具有科学性。然后介绍合并商誉的初始及后续计量,其中运用了公允价值的相关知识,并对商誉计量方法作了简单述评。 选题动机: 之所以要选择商誉问题作为本次课程结业论文的选题,主要是我在学习中对与商誉这个概念一直理解十分模糊,并不清楚他的来源和本质,正是出于这一学习上的障碍我才觉得选择商誉,希望通过论文写作过程中查阅相关资 料加深对商誉问题的理解。同时研究商誉问题不可避免的会涉及相关合并理论也可以对课程中学习的企业合并专题进行复习。 第一章 商誉基本理论研究 在商誉概念研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这样几种
3、主流观点 :好感价值观、超额收益观、总计价账户观、协同效应观以及核心商誉观等,下面就这几种观点作介绍并对这些观点作综合评述。 1.好感价值观 好感价值观认为商誉产生于融洽的商业关系、企业同雇员的良好关系以及顾客对企业的好感。这些好感来源于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的诸多因素,例如 :优越的地理位置 、独特的生产技术、良好的客户关系、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商誉的好感价值观立足于商誉的构成要素,揭示了商誉的来源。但是此观点也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商誉的存在必定有一定的理由,然而好感价值观却不能穷尽及精确这些理由 ;其次,这些好感难以准确地用货币加以计量,更不能一一分开确定其各自的价值,因为它们通常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作用的 ;最后,有些因素可以归结于其他无形资产,如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利权等,因此混淆了商誉与其他无形资产的界限。 2.超额收益观 超额收益观认为商誉是超额获利能力的现值,即代表企业超过正常投资报酬率 的预期未来净收益的贴现值。由此可见,这一观点是个计价概念。这一观点认为商誉是给企业带来未来超额收益的能力,但